这些伤牙行为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可你知道吗,日常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正在悄悄伤害你的牙齿。今天就请来口腔科专家王医生,为大家揭露那些常见的伤牙行为。

1、刷牙方式不当

很多人刷牙只是随便在嘴里划拉几下,认为这样就能把牙齿刷干净。其实,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清洁牙齿,还可能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比如,横向刷牙会损伤牙釉质,使牙齿出现楔状缺损,还可能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 – 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 – 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 – 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

2、把牙齿当工具

生活中,不少人习惯用牙齿来开啤酒瓶盖、咬核桃、撕包装袋等。牙齿虽然坚硬,但并非万能的工具。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牙齿出现隐裂、折断等问题。牙齿隐裂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会通过隐裂处侵入牙髓,引起牙髓炎,导致剧烈牙痛。而且一旦牙齿折断,修复起来不仅费用高,效果也可能不理想。所以,为了牙齿健康,千万不要把牙齿当作工具来使用。

3、爱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以其独特的口感深受很多人喜爱,但它们却是牙齿的“隐形杀手”。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使牙齿变得敏感、脆弱。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还容易导致牙齿龋坏。有研究表明,每天喝碳酸饮料超过两罐的人,患龋齿的风险比不喝或很少喝的人高出数倍。所以,为了保护牙齿,应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喝,喝完后也要及时用清水漱口。

4、睡前不刷牙

有些人觉得白天已经刷过牙了,晚上睡前就懒得再刷。其实,晚上睡觉时,口腔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如果不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它们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进而钙化形成牙结石,引发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所以,睡前刷牙非常重要,而且要认真仔细地清洁牙齿的每一个面。

5、过度剔牙

饭后,很多人都喜欢用牙签剔牙,觉得这样能把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出来。但如果剔牙的方式不正确或过于频繁,会对牙龈造成损伤,使牙龈萎缩,牙缝变大。而且牙签表面通常比较粗糙,容易残留细菌,不利于口腔卫生。如果感觉牙缝里有食物残渣,建议使用牙线进行清理,它不仅能有效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还能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6、频繁咬硬物

有些人喜欢用牙齿咬坚果壳、冰块、骨头等硬物,这种行为会对牙齿造成很大的伤害。咬硬物时,牙齿承受的力量超出了其正常承受范围,容易导致牙齿出现裂纹、折断,甚至引发牙髓炎等疾病。所以,不要轻易挑战牙齿的承受极限,遇到硬物最好不要用牙齿去咬。

这些伤牙行为是不是在你身上也经常出现呢?如果有,一定要及时改正。牙齿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只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绽放自信的笑容。

不良的口腔习惯还有很多,比如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刷牙后马上吃酸性食物、用冷水漱口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长期积累下来,都可能对牙齿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从现在开始,关注口腔健康,告别伤牙行为,让牙齿陪伴我们更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