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集团:百年古都焕新章 文旅融合谱华章

一、企业基因解码:根系古城的文化央企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省属旅游集团之一,西安旅游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双重使命——既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国家队”,又是文旅产业创新的”试验田”。其发展历程与西安城市变迁形成深刻互文:

  1. 历史维度
    • 溯源至唐代”皇城坊市”商业体系,延续”丝路起点”的商贸基因
    • 承接1980年代”旅游兴市”战略,完成从行政事业单位到市场主体的转型
    • 2018年整合重组后形成”一核两翼三平台”战略架构
  2. 空间布局
    集团资产布局呈现”双环嵌套”特征:
    • 内环:以钟鼓楼商圈为核心的传统文旅集聚区
    • 外环:涵盖临潼度假区、渼陂湖生态区等新型文旅综合体
    • 辐射带:通过”长安号”文旅专列连接丝路沿线节点城市

二、产业矩阵透视:三维赋能的生态闭环

(一) 文旅资源开发维度

  1. 古迹活化工程
    • 大唐不夜城”沉浸式唐风剧场”年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
    • 兵马俑数字复原项目获国家文旅部科技创新奖
    • 西安城墙”无人机光影秀”入选文旅部示范案例
  2. 新业态培育 项目类型代表案例年营收贡献研学旅行”小小考古家”体验营2.8亿元夜间经济”大唐夜未央”主题街区4.5亿元数字文创”秦岭四宝”IP衍生品1.6亿元

(二) 商业运营模式

构建”3+X”产业生态系统:

  • 核心层:景区运营(占比42%)
  • 支撑层:酒店餐饮(31%)+交通服务(18%)
  • 创新层:智慧旅游(6%)+文创产品(3%)

数字化转型成果:

  • “游西安”APP注册用户突破800万
  • 智慧导览系统覆盖全市85%A级景区
  • 区块链票务系统实现”一脸通行”

三、战略升维路径:双循环下的新作为

(一) 空间拓展战略

  1. 国内布局
    • 长三角:打造”西安驿”城市文化客厅(上海/杭州)
    • 成渝地区:共建巴蜀文化走廊
    • 粤港澳大湾区:推出”湾区长安”主题旅游专列
  2. 国际布局
    • 中亚五国:恢复丝路古道跨国旅游线路
    • 东盟市场:开发”佛教文化探源”主题产品
    • 欧美市场:推出”数字兵马俑”云端展览

(二) 产业融合创新

  1. 文旅+科技
    • 建设全国首个”元宇宙古城”数字孪生系统
    • 引入AR导航导览系统(覆盖12大景区)
    • 开发VR历史场景还原体验项目
  2. 文旅+教育
    • 与陕师大共建”文化遗产活化研究院”
    • 推出”丝绸之路研学护照”认证体系
    • 创建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3. 文旅+康养
    • 渭河生态区打造”中医药康养谷”
    • 华清宫推出”唐宫养生宴”系列产品
    • 开发老年专享文旅服务包

四、价值创造机制:从产品到生态的跃迁

(一) 文化价值重塑

  1. 非遗活态传承
    • 建立皮影/剪纸等12个非遗工坊
    • 培育新时代非遗传承人236人
    • 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年接待量超500万人次
  2. 城市记忆再造
    •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获联合国人居范例奖
    • 德福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二) 经济价值倍增

  1. 乘数效应测算
    每1元文旅投资可带动6.8元相关产业增长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2万个
  2. 碳效管理创新
    • 推广光伏发电覆盖景区屋顶面积32万平方米
    • 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年节水120万吨
    • 碳排放强度较2019年下降38%

五、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文旅标杆

(一) 短期目标(2024-2026)

  • 创建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 打造3个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 实现文旅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二) 中长期愿景

到2035年,建成:

  •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文旅枢纽
  •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集群
  • 文旅融合数字化创新高地

西安旅游集团的发展历程,恰是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生动注脚。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交汇的历史节点,其创新实践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肩负着传承文明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当古老的城墙遇见数字孪生,当驼铃古道融合元宇宙场景,这曲文旅融合的交响乐章,正在奏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东方韵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