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大连市足球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风景秀丽的棒棰岛宾馆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一次常规的组织换届,更标志着大连足球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凝聚多方力量,这座曾孕育无数足球辉煌的城市,正以系统性变革为支点,撬动职业足球、青训体系与全民参与的协同发展。

名宿回归与治理升级:专业力量注入新动能
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呈现鲜明特点:既有体育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把控方向,也有教育、文旅系统的代表跨界参与,更汇聚了孙继海、张耀坤等足球名宿的行业智慧。其中,辽宁省足协副主席孙继海的双重身份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从大连走出的传奇球员,他如今以企业家(时泰嗨球体育发展公司董事长)和地方足协领导者双重角色回归,被视为连接职业足球资源与本土青训的关键纽带。
这种“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布局并非偶然。近年来,中国足球深化改革强调“去行政化”与“市场化结合”,而大连市足协此次调整显然顺应了这一趋势。例如,秘书长由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文勇兼任,既保证了行政效率,又通过副主席中的教育、文旅部门代表,将足球发展纳入城市综合规划;青训总监张耀坤的加入,则凸显对青少年培养的重视。正如市领导徐广湘在会上所言:“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让懂足球、爱足球的人拥有决策权。”
从职业联赛到社区球场:振兴路径的立体化设计
新一届足协的工作重点已在议程中清晰勾勒。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五年大连足球将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 职业俱乐部竞争力重塑:依托大连人(现大连英博)等本土球队,引入高水平教练团队,完善梯队建设,目标重返中超前列;
- 青训体系规模化扩张:联合教育局推动校园足球全覆盖,在金普新区、甘井子区等人口密集区域新建10所青训中心,孙继海创办的嗨球体育或承担部分教练培训任务;
- 足球文化生态培育:文旅局牵头打造“足球+旅游”项目,如复建标志性球场、举办国际青少年邀请赛,将足球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特别提出“区级足协实体化”改革。沙河口区足协筹备负责人李治宇等基层代表进入执委会,意味着资源分配权将进一步下沉,社区球场改造、业余联赛组织等“毛细血管”工程有望加速推进。
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避免“换汤不换药”
尽管蓝图宏伟,但大连足球曾多次经历起伏,此次改革仍面临现实考验。一方面,职业俱乐部的资金链稳定性仍是隐忧——大连英博本赛季的中甲战绩虽有所提升,但商业开发仍依赖政府补贴;另一方面,青训成果转化为顶级球员需要漫长周期,如何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投入考验管理智慧。
对此,新任主席赵日强(市体育局局长)在采访中强调:“我们将建立透明的财务监管机制,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每一笔投入都公开可追溯。”此外,足协已与东北路小学等传统青训基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试图通过“体教融合”模式破解学训矛盾。
结语:足球城的二次创业
从甲A时代的八冠王辉煌到近年来的低谷徘徊,大连足球的每一次重生都伴随着阵痛与希望。此次足协换届,既是城市对足球情怀的延续,更是一场关乎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当孙继海们带着职业经验回归,当教育工作者与行政部门携手合作,这座城市的足球复兴之路或许正迎来最具实质性的转折点。正如棒棰岛的海风拂过会场,改革的浪潮已不可逆转——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将纸面规划转化为球场上的每一次传球、每一堂训练课,以及每一个孩子脚下的足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