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元一晚”到570亿估值:OYO如何用廉价酒店征服全球?

50元一晚的酒店,凭什么值570亿?

在快手的短视频里,一群自称”负债累累”的博主,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城中村,寻找”20元、30元一晚”的旅馆。镜头里,包浆的枕头、发霉的床单、漏电的电插板、铁丝锁住的木门,构成了令人窒息的”极限住宿体验”。网友一边吐槽”比睡网吧还难受”,一边又忍不住围观——这种极度廉价的住宿,竟然真的存在。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看似”垃圾级”的生意,竟然能做成全球连锁巨头,估值高达572亿元人民币(80亿美元)。它的名字叫OYO,被称为”印度版爱彼迎”,也是全球最大的廉价酒店连锁品牌。

OYO的商业模式:专赚”穷人”的钱

OYO的核心策略很简单:把最便宜的酒店,标准化,然后快速扩张

  • 价格极低:OYO旗下的酒店,均价大约50元人民币一晚(约7美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等下沉市场,甚至能找到20-30元一晚的房间。
  • 极度下沉:OYO的酒店主要分布在小县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目标客户是预算极度有限的打工者、学生、背包客
  • 标准化改造:OYO不自己建酒店,而是低价收购或合作中小旅馆,然后统一装修、管理、定价,打上”OYO”的品牌标识,使其看起来更正规。

这种模式让OYO在短时间内疯狂扩张:

  • 全球2.27万家酒店,11.9万间客房(2024年数据)
  • 印度本土占主导,但中国、东南亚、欧洲、美国均有布局
  • 2023年首次盈利,2024财年净利润5亿元人民币(62.3亿卢比)

为什么投资人愿意给570亿估值?

尽管OYO的酒店条件简陋,但资本市场却对它青睐有加,原因在于:

  1. 市场规模巨大
    • 全球有数十亿人无法负担高端酒店(如希尔顿、万豪),但仍有住宿需求。
    • 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廉价住宿市场远未饱和
  2. 极高的入住率
    • OYO的酒店首月入住率高达90%,远超普通经济型酒店。
    • 即使条件差,但价格足够低,总能吸引到客人
  3. 软银等顶级资本加持
    • 软银(孙正义)是OYO最大股东(持股47%),曾给它投资数十亿美元。
    • 其他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滴滴(1亿美元)、微软等。
  4. OYO在努力”洗白”
    • 虽然现在靠廉价酒店赚钱,但OYO的终极目标是摆脱”低端”标签,向中高端市场进军。
    • 它计划2026年把高端品牌SUNDAY拓展到30个国家,开100家门店

OYO的创业故事:辍学少年PK彼得·蒂尔

OYO的创始人Ritesh Agarwal(阿加瓦尔),是一个典型的”草根逆袭”创业者:

  • 10岁学编程,13岁倒卖SIM卡
  • 15岁参加创业峰会,立志成为企业家
  • 18岁放弃大学,成为彼得·蒂尔奖学金首位印度学员(同期学员包括Figma创始人)

2013年,他创立Oravel Stays(OYO前身),最初想做一个”印度版Airbnb”,但后来发现真正的机会在廉价酒店。于是,他调整策略:

  1. 低价收购中小旅馆
  2. 统一品牌、装修、管理
  3. 快速扩张,占领下沉市场

OYO的挑战:廉价模式的天花板

尽管OYO已经估值570亿,但它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1. 酒店质量参差不齐
    • 许多OYO合作的旅馆仍然卫生差、设施老旧,影响品牌口碑。
    • 网友吐槽:”住OYO就像开盲盒,运气不好就是’地狱旅馆’。”
  2. 盈利依赖低价,难以高端化
    • 目前主要靠薄利多销,但如果提价,客户可能流失。
    • 高端品牌SUNDAY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3. 市场竞争激烈
    • 中国有华住、如家、7天,东南亚有RedDoorz,美国有Airbnb,OYO的廉价模式并非不可替代。

结语:最低端的生意,最暴利的模式?

OYO的故事证明,“低端市场”也能诞生巨头

  • 它不追求高端奢华,而是瞄准最广大的普通人
  • 它不靠品牌溢价,而是靠规模效应和极致低价
  • 它甚至能让”20元一晚”的旅馆上市,估值570亿

或许,商业的本质不是”高大上”,而是”解决真实需求”。只要有人需要便宜的住宿,OYO就有存在的价值——哪怕它的酒店条件再差,只要比露宿街头强,就有人买单。

这就是OYO的生存哲学:做最低端的买卖,赚最多的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