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 日中午,一段令人揪心的场景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上演。多名游客在景区检票口不到 100 米处,遭遇蜜蜂蜇伤,现场状况一度混乱,有人因疼痛难忍而哭泣,甚至有游客晕倒在地,这一突发事件瞬间打破了景区原本的祥和氛围。

从网友发布的现场图片中,能清晰看到一名背着双肩包的男子躺在台阶上,表情痛苦,周围聚集着不少游客,面露焦急之色。相关视频里,有的游客慌乱地脱掉上衣,试图摆脱蜜蜂的纠缠;还有游客因蜇伤疼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哭声夹杂在人群的嘈杂声里。与此同时,一辆 120 急救车风驰电掣般驶过 “长城 – 慕田峪” 石碑旁,朝着事发地点奔去,周边大量游客纷纷投来关切又紧张的目光,大家的出游心情也被这场意外搅得一团糟。
然而,到了 3 日上午,这些记录现场状况的照片和视频却被悄然删除,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多猜测。极目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就此事展开调查,致电慕田峪长城景区了解情况。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7 月 27 日至 8 月 1 日期间,景区因相关原因处于关闭状态,本周六(2 日)才重新开放一天,紧接着 3 日又临时关闭了,此次关闭的原因是地质灾害。但当记者询问蜜蜂蜇人事件时,工作人员表示并未听闻此事。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又询问了景区内外的多家商户。商户们均表示,蜜蜂蜇人的事情在景区较为少见,以往游客前来游玩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别的防护措施。其中一位在山上居住多年的商家称,自己在这里生活这么久,都未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大家都觉得景区环境安全,很少会料到会有蜜蜂伤人的意外发生。
而据事发辖区警方人员透露,8 月 2 日他们确实接到了慕田峪长城那边蜜蜂伤人的警情。但对于事件的具体情况,警方暂时不方便透露更多细节,只是告知记者 “等官方通报吧”。警方的介入,意味着这起事件已经进入正规的调查处理流程,后续有望给公众一个清晰、准确的交代。

蜜蜂蜇人事件看似偶然,实则也给景区和游客敲响了警钟。从景区管理角度而言,即便此类事件罕见,也应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预警。长城周边植被丰富,生态良好,可能会吸引各类昆虫栖息。景区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诸如蜜蜂、马蜂等昆虫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护和应对准备,比如设置明显的防虫警示标识、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置人员和药品等。
对于游客来说,外出游玩尤其是前往山区、植被茂密的景区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尽管大部分景区相对安全,但自然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出行前应了解景区的相关信息,包括近期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在游玩过程中,如果遇到蜜蜂等昆虫,切勿慌乱拍打,因为这样可能会激怒它们,引发更严重的攻击。一旦不幸被蜇伤,要保持冷静,尽快远离蜂群,查看伤口情况。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尝试自行处理,比如用镊子小心拔除毒刺,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等;若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必须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此次慕田峪长城蜜蜂蜇人事件,不仅关乎受伤游客的健康与权益,也考验着景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的应对处置智慧。希望在景区与警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尽快查明事件原因,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同时也为其他景区提供经验借鉴,让游客们今后的出行更加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