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羽绒服品牌高梵凭借2000元价位段的鹅绒服迅速崛起,成为市场黑马。然而,过度依赖单一季节性品类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突破季节性销售瓶颈,高梵近期推出两款高端羊毛T恤,尝试向四季化品类拓展。这一战略转型既是品牌高端化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突围战。

季节性困境下的必然选择
高梵的崛起得益于其精准定位——以高质高价策略切入国产羽绒服中高端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其年销售额已达数十亿元量级,但销售高度集中于冬季。蝉妈妈数据显示,2024年高梵的销售额峰值出现在1月及10月至12月,淡季日销售额仅数万元至数百万元。羽绒服的耐用性和季节性限制了品牌的复购率和全年营收稳定性。
此外,随着线下高端渠道的拓展,高梵需要更多元的产品支撑实体店运营。目前其线下布局仍以限时快闪店为主,首家常设品牌店计划于2025年秋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落地。四季化转型成为支撑线下渠道的必然选择。
从“羽绒服专家”到“高端服饰品牌”的野心
高梵的新品策略延续了其核心优势——高端面料与功能性。两款羊毛T恤采用100%超细美丽诺羊毛,宣称具备恒温抑菌功能,售价分别为699元和599元,定位中高端市场。品牌方表示,未来将以羊毛鹅绒服为核心,延伸出“未来羊毛”系列内搭与裤装,形成成套产品组合。
这一路径与Moncler、加拿大鹅等国际品牌的四季化策略相似。Moncler从户外运动服饰起家,逐步拓展鞋履、配饰;加拿大鹅则通过非派克大衣品类(如针织衫、夹克)将非派克大衣销售占比提升至46%。国内品牌波司登也曾尝试多元化,但因品类关联性不足导致失败,后重新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才实现突破。
高梵的差异化在于以“羊毛”为纽带,将羽绒服的核心卖点(高端面料、保暖科技)延伸至四季品类。但这一策略能否说服消费者仍待验证。
挑战:从功能性品牌到时尚品牌的跨越
高梵的转型面临多重挑战:
- 竞争环境差异:羽绒服消费者更注重功能性,愿意为专业品牌买单;而T恤、裤子等基础品类竞争激烈,消费者对设计、品牌调性的要求更高。目前高梵的品牌形象仍偏实用主义,缺乏时尚属性。
- 产品力与品牌力的平衡:高梵创始人吴昆明曾表示,品牌受众“更注重产品品质”。但高端服饰消费者不仅关注材质,还看重设计语言和品牌故事。高梵近期通过巴黎时装周走秀、海外奢研中心等举措提升品牌调性,但产品设计的时尚感仍需加强。
- 线下渠道短板:四季化需要稳定的线下销售场景,而高梵的实体店布局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高奢商场中与成熟品牌竞争,将是关键考验。
未来:能否复制Moncler路径?
高梵的四季化战略并非孤例,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两点:
- 产品逻辑的连贯性:Moncler和加拿大鹅的四季化均围绕“功能性+奢侈属性”展开,高梵需证明羊毛T恤等产品与羽绒服一样具备技术壁垒和高端定位。
- 品牌故事的塑造:国际品牌通过时装周、设计师联名等方式强化时尚属性,高梵需在营销上进一步摆脱“性价比羽绒服”的标签,建立清晰的品牌叙事。
目前来看,高梵的转型仍处早期阶段。两款T恤上线半月销量仅个位数,反映出市场对其新品类的接受度有限。但若能将羽绒服领域的面料科技优势转化为全品类竞争力,并提升设计与时尚感,高梵或能复制Moncler的路径,从单一品类黑马进化为真正的国产高端服饰品牌。
高梵的四季化尝试,既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必然选择,也是一场品牌升级的冒险。在羽绒服赛道站稳脚跟后,如何让消费者为一件高价羊毛T恤买单,将是其高端化征程的下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