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第三周,全球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转型、智能化升级及全球化布局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从比亚迪新船交付到华为智驾系统升级,从广汽印尼工厂投产到特斯拉高额投资计划,行业呈现出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并行的态势。以下是本周核心事件及趋势分析。

一、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
1. 华为乾崑智驾ADS 4即将推送,高阶功能免费升级
6月20日,华为宣布已搭载ADS 3的车型(ADS SE及ADS Pro)可免费升级至ADS 4,升级包预计9月底分批推送。这一举措凸显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软硬协同”策略: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降低用户升级门槛,同时通过持续迭代巩固技术壁垒。ADS 4的推送将进一步提升华为智选车型的竞争力,尤其是与问界、智界等品牌的协同效应。
2. 鸿蒙智行充电网络突破千站,补能体系加速成型
截至6月20日,鸿蒙智行已接入1000座华为超充站及4093座第三方超充站,形成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这一布局不仅缓解了用户续航焦虑,更通过“超充+品牌”绑定强化生态粘性。随着800V高压平台车型普及,华为的充电标准或将成为行业参考范式。
3.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超50%,商用车占比超20%。政策红利(如消费补贴、牌照优惠)与技术进步(续航提升、成本下降)共同推动市场爆发。比亚迪、岚图等品牌销量增长印证了这一趋势,其中岚图1 – 5月销量同比增85%,高端新能源市场格局重塑。
二、全球化布局:供应链与产能出海
1. 比亚迪第五艘汽车运输船交付,海运能力再升级
6月21日,比亚迪“西安号”LNG双燃料运输船交付,总运力达9200车位,成为全球最大同类船舶之一。加上此前交付的“深圳号”“长沙号”等,比亚迪海运能力显著增强,可支撑其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快速扩张。船舶采用清洁能源,也呼应了其低碳战略。
2. 广汽印尼工厂投产,东南亚市场本土化提速
广汽印尼智慧工厂于雅加达投产,首款AION V下线,规划产能从2万逐步扩至5万台。该工厂覆盖纯电与混动平台,标志着广汽从“出口贸易”转向“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并贴近市场需求。东南亚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市场,将成为中国车企争夺的关键战场。
3. 小鹏汇天携手山东企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
小鹏汇天与青岛三家低空经济企业签约,计划建设2个飞行汽车示范点及10个起降点。这一合作瞄准“低空+文旅”场景,探索短途交通与旅游结合的新模式。随着政策对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支持力度加大,小鹏汇天有望抢占赛道先机。
三、市场策略调整:价格与产能动态平衡
1. 丰田美国涨价应对成本压力
丰田宣布自下月起在美国上调部分车型售价,平均涨幅270美元(雷克萨斯涨208美元)。此轮调价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供应链波动,但需警惕需求端敏感性。相比之下,中国车企通过规模化降本(如比亚迪自建船队)保持价格竞争力,形成差异化优势。
2. 特斯拉高额投资锁定长期产能
特斯拉计划本财年再投80亿美元(累计超570亿美元),主要用于墨西哥超级工厂及AI基础设施。尽管面临利润率压力,但马斯克强调“投资未来”的战略必要性。这一投入将强化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领先地位。
四、行业趋势展望
- 智能化竞争聚焦软件订阅:华为免费升级ADS 4的模式或引发行业效仿,软件收入占比提升成为车企盈利新引擎。
- 全球化从“出口”转向“扎根”:本土化生产、供应链布局将成为车企出海核心竞争力。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新能源:各国碳排放法规趋严,倒逼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
本周动态表明,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上半场迈向“智能化+全球化”下半场。中国车企凭借技术迭代与供应链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但需警惕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风险。未来,谁能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谁将在下一轮洗牌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