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卸任格力芯片公司董事长,李绍斌接棒开启新篇章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商业圈引发广泛关注 —— 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一职,由李绍斌接任。天眼查数据显示,此次工商变更不仅涉及核心管理层变动,谭建明也退出董事行列,李绍斌从原本的董事、经理变更为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经理,这一变动背后,折射出格力在芯片领域战略布局的新动向。

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8 月,注册资本高达 10 亿元,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作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承载着格力进军芯片产业的重要使命。追溯其前身,是格力通信技术研究院的微电子所和功率半导体所,自 2015 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在芯片领域持续深耕。

回顾格力芯片业务的发展历程,可谓成绩斐然。官网数据显示,2019 年 10 月,格力自主研发芯片出货量突破 1000 万颗;截至 2020 年底,零边界芯片出货量累计达 3800 万颗;到 2021 年底,这一数字增长至超 7200 万颗;2022 年底更是逾越 1 亿颗大关,年均出货量稳定在 3600 万颗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彰显出格力芯片业务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技术实力方面,格力也毫不逊色。董明珠曾在央视节目中自信表示,外界对芯片制造的神秘化认知是误区,“没有不可能,关键是意志”。格力不仅建成了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碳化硅工厂并实现量产,更具备对外输出芯片工厂建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格力芯片工厂完全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建设,人才也几乎 100% 来自企业内部培养,这充分体现了格力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章周虎在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自 2015 年涉足芯片领域以来,格力一期规划产能达 24 万片 / 年,并将根据市场需求动态扩产。目前,格力芯片产品涵盖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两大领域。功率半导体包括 IGBT、IPM、硅基功率模组、SiC 功率模组等;集成电路芯片则有 32 位 MCU 以及 AI SoC 芯片等。这些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格力的家用空调、商用空调、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自营业务中,在家用空调领域,自研芯片应用占比约 30%。

此次接棒的李绍斌履历丰富,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他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是正高级工程师,在格力电器内部积累了多年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从商用空调设计与开发部部长助理、部长,到总裁助理,再到总工程师助理,直至如今的副总裁,李绍斌的晋升之路见证了他在格力电器的成长与卓越贡献。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无疑为珠海零边界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信心。

董明珠的卸任并不意味着格力芯片业务战略的改变,反而可能是企业在发展新阶段的一次组织优化与调整。在当前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背景下,格力需要更专业、更具创新力的领导团队,以推动芯片业务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李绍斌的接任,或许将为珠海零边界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助力格力在芯片领域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跨越。

未来,珠海零边界在李绍斌的带领下,能否延续以往的发展势头,在芯片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扩大自研芯片的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同时,此次管理层变动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观察格力未来战略走向的窗口,其在芯片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或将对国内芯片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