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鸟途家美团淡季对打,民宿平台终于告别流量内卷?

步入 9 月,来到了暑期和十一之间的相对淡季。

尽管淡季,民宿预订平台并未进入冷静期,木途美齐齐上新。从热门档期到非热门档期,平台间的竞争从未停止,折射出营销回归常态后平台的打法变化。攻守博弈之间,是民宿市场对全年订单的锱铢必较。

意料之中的是木途美三大民宿预订平台再次抛出自己的主打活动,各种活动正面交锋。

木途美竞争依然激烈

如果说暑期平台奉行的是 “全武装” 阵容,那么九月,则是优势内容的作战。

九月木鸟民宿的活动仍然围绕周边游主题做文章,发布了 “天凉捡个秋” 专题,主要通过抢占周末出游心智、优惠券投放等方式促进转化。

从活动详情来看,木鸟民宿的周边游主题仍然围绕在地用户的周末需求做文章,具体来看,活动基于地理位置推荐周边出游目的地。

同时平台上线了 110 元的周边游共享券包,没有门槛,用户只要登录即可领取,下单时符合使用条件自动抵扣。同时通过设置优惠券有效期刺激用户即时使用。在专题界面,在周边目的地的内容中,还囊括了与用户所在地的距离、标志性景点以及美食,最重要的是,通过景点调动用户出游兴趣之外,缩短用户决策路径,在界面完成入住选择。

途家民宿推出错峰游专题活动,将平台参与今夜特价、早鸟预订等常规优惠的房源集合打包,推出了品质好房 5 折起的噱头,来吸引新老用户关注,不过实质上并无新增优惠。

亮点在于四个主题,分别囊括了草原、海边、美食、网红城市,但从房源来看,仍然集中在三居室适住 6 人以上的整租大空间房源。家庭代际出游或几户家庭组团出游的场景较为合适,覆盖人群场景较为单一。由于淡季错峰出游的确会带来间夜价的回落以及加大房东的优惠力度,途家的洞察正好切中了这一特点。

美团延续了天降券活动,登录即可领取 20 元天降券,领取后在参加活动的房源下单即可抵扣,天降券并无门槛。不过支持使用的全平台仅有 1000 + 民宿,营销意义大于使用价值。

此外,美团 APP 民宿频道也有神券释放,和天降券机制相似,不过优惠券在有满减门槛的同时还需要间夜价达到一定金额才可以全部用完神券。

就活动而言,各平台均有自己的 “拿手菜”。

告别流量内卷,转向 “质量突围”

民宿平台早已完成了市场教育。木鸟民宿深耕网红特色民宿赛道、途家转舵别墅类整租房源、美团民宿押注低价民宿 —— 三大民宿预订平台看似迥异的定位调整,实则殊途同归。

自 2020 年开始,各家就已经告别了以民宿数量、渠道流量为主的竞争模式。这一点在途家民宿疯狂烧钱失败,因现金流压力关停自营房源后就有了答案,单一数量和流量并非万能钥匙。否则背靠携程的途家不会在这一年跌了个大跟头。

而就在这一年之后,三大平台你来我往,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差异化打法。

木鸟民宿:全龄覆盖的老少通吃

近年来,木鸟民宿持续押注网红民宿,依托庞大的 C 端房东强化优质特色民宿的产品定位,同时依靠 C2C 的运营模式积累了大批中小民宿主来提升房源丰富性,以青岛为例,在 9 月 13 日 – 9 月 14 日的入离时间下,木鸟民宿的房源列表页囊括了 98 至四百多的价格带,房型从一居室至三居室都有。同时,中长租和学生特价的版块则聚焦了用户特殊需求。

同时,今夜特价、闪订继续着眼品价比和服务,聚会轰趴、携宠出游等细分类目则以圈层垂类拓宽流量盘,带领用户一键直达。

总的来看,木鸟民宿野心颇大,以网红民宿保障流量的同时,又以超赞房东、四木民宿拓展品牌口碑,试图实现 “一网打尽”。

途家民宿:别墅整租 + 中长租双轨并行

2024 年,途家民宿开始转向多人出行度假场景,此后一系列 banner 专题均围绕 3 室以上适合 5 人以上入住的整租房源设置,以携程商旅用户度假需求为核心,尤其是途家用户画像集中在 35-39 岁用户,上有老下有小的用户特性更适合推广整租房源。

此外,途家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中长租房源,不论是效仿美团推出的周租版块还是近期推出的旅居,本质上都是此前中长租的变形。今年推出的旅居内容尚处于概念期,只覆盖了两三个城市,同时目前旅居也仅仅是提供厨房的民宿,离真正的旅居还很远。相较短租,用户对中长租的入住体验和平台运营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途家在 C 端房源运营上的经验尚短,或许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

美团民宿:片面追求价格的极致化

美团民宿成立较晚,延续了美团一直以来的低价基因,早期通过学校、医院周边的日租房起家,房源列表页多以 100 元左右品质不高的民宿为主,较适合学生特种兵或困难时期简单过渡。通过低质低价的绝对性价比来抢夺市场份额,在品质民宿上与木鸟和途家有较大差距。

“流量内卷” 绝不意味着 “业务增长陷入僵局”,而是市场生态已然改变,驱动用户增长的底层逻辑也亟待升级迭代。

以往奉行的 “流量思维”,核心是对流量的争抢与收割,更像是一场瞄准即打的狩猎 —— 目标明确,追求快速捕获,但资源本身具有极强的消耗性;

而更具价值的 “质量突围”,本质是对核心房源和主力用户的精细化运营与长期耕耘,更像是精耕细作的农耕 —— 需要持续投入、耐心培育,却能实现资源的循环与增值。

说得更直接些:如果只盯着短期投资回报,就像靠喝海水解渴,反而越喝越渴。

质量能力已从 “加分项” 变为 “生存线”。良好的质量和体验才是为自己掘一口深井,建立可持续发展壁垒的根本保障。

尽管各自打法有所差异,但可以预见,通过质量突围重构长期品牌价值将会是各平台今后竞相争夺的重点高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