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基驾控为骨 智能作翼舒适为魂:吉利银河M9场地深度试驾全解析

2025年8月的山城重庆,湿热的风裹挟着嘉陵江的水汽,吹拂着一片被钢铁与科技包裹的场地。这里没有蜿蜒的山路,没有开阔的环道,却用最“极端”的场景搭建起一台车的“试金石”——吉利银河M9的场地试驾,正以“安全、驾控、智能、舒适”四大维度为坐标,向行业与用户交出一份“六边形战士”的答卷。

安全是刻在基因里的底线:80km/h爆胎也能稳如磐石

“安全是吉利的生命线。”这是场地负责人开场时的第一句话。而对于一台车长超5米、整备质量超2.7吨的大型MPV来说,“安全”的定义远不止被动防护——主动安全的极限场景处理能力,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上午9点,试驾车停在一处模拟湿滑弯道的测试区。路面已被提前喷洒过水,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被刻意降低至接近雨天急弯的临界值。“今天我们要验证的,是80km/h时速下左前轮突然爆胎的稳定性。”工程师的话音刚落,试驾车便以设定好的速度切入弯道。

“嘭!”一声清晰的爆响从左侧传来,仪表盘瞬间弹出红色警示标识,但我的双手几乎感受不到方向偏移——方向盘依然保持着稳定的指向性,车身没有出现常见的“甩尾”或“推头”,底盘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精准托住,沿着原定轨迹缓缓驶离弯道。停车后查看轮胎,左前轮已完全泄气,但车身与轮眉的间隙均匀,悬挂系统未出现异常压缩。

“这套系统的响应时间是0.02秒。”工程师解释道,“通过ESP电子稳定系统与四轮独立悬挂的协同控制,在爆胎瞬间,系统会对单侧车轮施加制动力,并调整悬架刚度,将重心转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对于一台家庭用户为主的MPV来说,这样的极限表现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全家出行”场景最郑重的承诺。

驾控是藏在舒适下的巧思:大车的灵活与从容

如果说安全是“底线”,那么驾控则是吉利对MPV的“重新定义”。传统认知中,5米级MPV往往是“笨重”的代名词,但银河M9用金卡纳赛道的体验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

金卡纳赛道的桩桶阵中,车辆需要完成连续S弯、紧急变道、麋鹿测试等项目。握着方向盘时,我明显感受到转向系统的“聪明”——虚位极小,车头对方向盘的输入响应直接,即便在连续弯道中,也能保持线性输出。悬挂的表现则兼顾了运动与家用:过弯时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约5°-8°),悬挂对车身起到良好的支撑;驶过桩桶间的减速带时,悬挂又能快速回弹,避免过弯后的“拖泥带水”。

“这不是运动型车的操控,而是‘听话’的操控。”试驾教练强调,“对于MPV用户来说,灵活的转向能让停车、掉头更轻松,而稳定的底盘则能在高速并线时给足信心。”事实上,在后续的高速路段体验中,即便车速提升至120km/h,车身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贴地感,风噪与胎噪的控制也优于同级别竞品——这种“大而不笨”的驾控质感,恰恰是家庭用户最需要的“安心感”。

智能是加分项更是刚需:AI底盘让停车不再“头大”

在智能汽车时代,“智能化”早已不是噱头,而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银河M9的智能系统,重点落在“AI底盘”与“场景化交互”上。

最让我惊喜的是“漂移泊车”功能。在一段宽仅3米的狭窄通道前,系统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无法直线通过,便主动提示“是否启用AI泊车”。确认后,车辆自动切换为后轮转向模式——左前轮保持直行,右后轮开始小幅度反向转动,车身像“侧滑”般优雅地切入车位。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只需轻扶方向盘,无需频繁调整方向,即便是断头路、斜列式车位等复杂场景,也能轻松应对。

不过工程师也坦言:“后轮转向功能在干燥柏油路上频繁使用会加速轮胎磨损,建议仅在狭窄路段或紧急情况下启用。”这也提醒我们,智能配置的价值在于“解决痛点”而非“炫耀功能”——对于经常需要在老小区、商场负一层停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这项功能足以让“停车焦虑”成为过去式。

舒适是家庭用车的终极命题:烂路也能“如履平地”

如果说前三个维度是“加分项”,那么“舒适”则是银河M9作为家庭MPV的“必答题”。场地特意设置了一段“魔鬼烂路”:表面布满大小不一的井盖、修补坑洼、反光板凸起,模拟真实道路中的极端路况。

坐进第二排独立座椅,我系好安全带,准备迎接“颠簸挑战”。当车辆碾过第一个井盖时,悬挂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初段偏软的调校有效过滤了大部分冲击,车身没有明显的上下跳动;紧接着是连续的减速带,悬挂的中后段开始发挥作用,通过阻尼调节将震动控制在“有感但不难受”的范围;最考验功底的是连续大坡路段——当车辆从坡顶俯冲而下时,悬挂系统短暂出现了轻微的“抛跳感”,但很快通过电子稳定系统的介入恢复平稳。

与同场对比的另一款同级别MPV相比,银河M9的优势在于“全频率震动过滤”:无论是低频的路面起伏(如减速带),还是高频的细微震动(如井盖缝隙),都能被悬挂系统精准捕捉并化解。座椅的填充也值得称赞:表面柔软但支撑性强,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到腰背疲劳。唯一的小遗憾是,第三排的坐垫高度略低(可能是为了保证头部空间),但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偶尔短途乘坐”的场景下,这已足够优秀。

大屏是交互的终点更是温暖的起点:Flyme Auto 2.0重新定义“移动空间”

除了硬件素质,银河M9的智能座舱同样可圈可点。一块近3米的贯穿式大屏(由三块屏幕无缝拼接而成)成为视线焦点,搭载的Flyme Auto 2.0系统更是将“多屏交互”推向新高度。

主驾一侧,屏幕可划分为“导航+仪表”组合,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副驾则能独立分屏播放视频(支持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画面清晰度与色彩表现均属顶级。最让我意外的是“无界互联”功能:当副驾乘客选择视频模式时,主驾屏幕会自动缩小导航窗口但保持可见,避免了信息干扰;而当需要调整空调或座椅时,语音指令“你好,银河”即可唤醒系统,响应速度与识别准确率均达到行业第一梯队。

“我们希望屏幕不仅是‘显示工具’,更是‘情感连接’的媒介。”产品经理介绍道,“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长途出行时副驾能追剧,孩子在后排看动画,主驾专注驾驶——这才是‘移动的家’该有的样子。”

一台为家庭而生的“全能MPV”

从安全到驾控,从智能到舒适,银河M9用一天的场地试驾,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的产品力展示。它没有盲目堆砌“豪华配置”,而是在家庭用户最关心的场景(安全、舒适、停车、娱乐)上做到了极致:80km/h爆胎的稳定、5米长车的灵活、狭窄车位的从容、烂路的无缝过滤,以及大屏带来的情感连接——这些都精准切中了“多孩家庭”“三代同堂”用户的痛点。

62万的售价或许不低,但当我们将它与同价位MPV对比(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会发现银河M9的“全能性”几乎没有对手。它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会思考的家庭伙伴”——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品牌在高端MPV市场突围的关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