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冠到破产重整:哪吒汽车的跌宕之路与行业启示

2025年6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一则公告,将哪吒汽车推上舆论风口。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即哪吒汽车母公司)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管理人机构已确定为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尽管哪吒汽车官方迅速回应称“非最终方案”,但这一事件仍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残酷的竞争现实与企业的战略困境。

从巅峰到危机:销量冠军的陨落

哪吒汽车曾是造车新势力的标杆。2022年,其以15.21万辆的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超越“蔚小理”等前辈。这一成绩得益于精准的产品定位——哪吒V等车型以10万元以下的亲民价格抢占下沉市场,成为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首选。然而,销量登顶后,哪吒汽车却陷入“高开低走”的怪圈。

产品力不足成为关键短板。哪吒汽车长期依赖低价车型,缺乏高端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蔚来、理想通过服务体系和高端车型塑造品牌溢价,小鹏则押注智能化技术。而哪吒的产品迭代缓慢,设计和技术亮点不足,导致用户黏性下降。2023年后,其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

经营困境随之浮现。自2024年下半年起,裁员、降薪等消息不断传出。创始人方运舟兼任CEO后,虽提出“国内外市场并重”“2026年盈利”等改革目标,但内部矛盾加剧。原CEO张勇转任顾问后,被曝已身处英国,虽否认离职,但其股权多次被冻结,暴露出管理层动荡。

破产重整背后的博弈

此次破产重整的申请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小型广告企业。天眼查数据显示,其2023年员工仅5人,规模微小却成为压垮哪吒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法律人士分析,广告公司起诉可能源于哪吒汽车拖欠营销费用,而这类小额债务往往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官网和App均未发布重整声明,仅在海外账号发布泰语、英语及中文版本。这一操作引发猜测:企业是否试图通过海外市场寻求转机?或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哪吒汽车回应称,该声明仅为内部处置方案之一,最终方案尚未确定。

行业启示:新势力造车的“生死考”

哪吒汽车的困境并非孤例。近年来,威马、天际等新势力相继倒下,幸存者如蔚来、小鹏也经历巨额亏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需从三方面突围:

  1. 技术壁垒:智能化与电动化是核心竞争力。哪吒汽车在自动驾驶、电池技术上的投入不足,导致产品竞争力下滑。反观华为问界、小米SU7等后来者,凭借技术背书迅速崛起。
  2. 品牌定位:低价策略难以持续。哪吒汽车曾依赖性价比打开市场,但缺乏高端产品线使其难以应对消费升级趋势。比亚迪通过“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覆盖全价位,值得借鉴。
  3. 现金流管理:广告公司讨债暴露出哪吒汽车财务脆弱性。新势力普遍依赖融资,一旦资本市场遇冷,资金链极易断裂。

未来:重整能否重生?

哪吒汽车的重整前景取决于多方因素。若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如地方政府或产业资本),优化债务结构并聚焦核心业务,或可复制蔚来2020年“重生”的案例。但若管理层内耗持续、产品竞争力无法提升,破产清算恐难避免。

对行业而言,哪吒汽车的案例是一记警钟:新能源汽车的“狂欢”已落幕,唯有技术、品牌与现金流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持久战中存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