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内汽车行业动态: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1. 蔚来萤火虫推出BaaS电池租用服务,降低购车门槛
6月24日,蔚来旗下子品牌firefly萤火虫正式推出电池租用服务(BaaS),用户每月支付399元即可享受电池租赁,购车价格直降4万元至7.98万元起。这一举措延续了蔚来在电池服务领域的创新模式,通过“车电分离”降低消费者初始购车成本,同时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分析认为,BaaS服务将进一步增强萤火虫品牌在A0级纯电市场的竞争力,尤其吸引年轻用户和价格敏感群体。
2. 赛力斯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注册资本变更完成
赛力斯汽车宣布于6月23日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并同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尽管未披露具体投资方,但公司强调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此次融资或与华为技术合作深化有关,此前赛力斯旗下问界系列车型已借助华为智能驾驶和鸿蒙系统实现销量增长。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可能为赛力斯带来资金与技术双重支持,加速其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布局。
3. 比亚迪“长沙号”交付,汽车运输船队扩容
6月24日,比亚迪第六艘汽车运输船“长沙号”正式交付,该船可装载9200辆标准汽车,标志着比亚迪全球物流网络进一步强化。随着比亚迪海外销量激增(尤其在欧洲、东南亚市场),自有船队可降低运输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稳定性。预计到2025年底,比亚迪船队规模将达10艘,支撑其全球化战略。
4. 余承东披露享界S9交付量,尊界S800大定破5000台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微博透露,享界S9近一个月交付量突破4000台,尊界S800大定订单超5000台。作为华为与北汽、江淮合作的智选车品牌,享界系列搭载华为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对标特斯拉Model S和宝马5系。华为技术的加持使其在高端市场快速起量,但产能爬坡与品牌认知度仍是长期挑战。
5. 小米YU7回应争议:非SU7“拉高版”,车外语音功能升级
针对“YU7是SU7升级版”的质疑,雷军明确表示两款车型虽共享Modena平台,但YU7的零部件重新开发率达90%,驾驶风格偏向“运动+舒适”。此外,YU7新增车外语音控制功能,通过8麦克风阵列和声纹识别实现无钥匙控车(如远程开启前备箱)。雷军透露YU7用户留资量已达SU7同期的3倍,预示其市场热度或超预期。
二、政策与金融支持:以旧换新与消费补贴加码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
- 汽车贷款优化:根据借款人信用灵活调整贷款比例、期限和利率,并减免以旧换新提前还款违约金。
- 绿色家电与外贸支持:强化家电以旧换新信贷投放,完善外贸企业内销保险服务。
政策旨在刺激汽车消费升级,尤其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预计下半年以旧换新补贴将加速落地。
三、国际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与行业洗牌
1. 韩国柴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替代加速
韩国进口汽车协会数据显示,5月柴油乘用车销量仅349辆,同比暴跌60.2%,市场份额降至1.3%。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电动车普及,柴油车或逐步退出主流市场。现代、起亚已宣布停止研发新型柴油发动机,转向混动和纯电车型。
2. 日产汽车业绩恶化,全球裁员2万人
日产汽车在股东大会上承认业绩下滑,并公布大规模重组计划:
- 裁员2万人(占全球员工10%),关闭7家工厂。
- 聚焦中美市场:削减欧洲和东南亚产能,押注电动车与混动车型。
社长埃斯皮诺萨未透露具体工厂名单,但分析称西班牙和印尼工厂可能首当其冲。
四、行业风险与挑战:供应链与法律纠纷
- 武汉集度汽车被执行940万元:集度科技(武汉)全资子公司因债务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反映新势力车企在资金链管理上的潜在风险。尽管百度与吉利已注资支持,但集度品牌市场表现仍待观察。
- 比亚迪、小米扩张下的供应链压力:随着车企产能竞赛加剧,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供应或面临短缺,需警惕成本上涨风险。
五、未来展望:智能化与全球化决胜关键
2025年下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将呈现两大趋势:
- 技术分化: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通过智能驾驶和生态互联抢占高端市场,传统车企需加速智能化转型。
- 全球化竞争:比亚迪、蔚来等加速海外本土化生产,应对贸易壁垒并提升品牌溢价。
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行业洗牌,但资金链脆弱性和国际政治风险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