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欧洲困局:销量五连跌背后的多重挑战与中国品牌的崛起

2025年6月25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5月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仅为13,863辆,同比暴跌27.9%,延续了自年初以来的下滑趋势。这一数据不仅与欧洲整体车市1.9%的温和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更折射出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之一面临的严峻挑战。

连续五个月下滑:从“颠覆者”到“追赶者”

特斯拉在欧洲的颓势并非偶然。2025年1月至5月,其新车注册量同比降幅分别为45.2%、40%、28.2%、52.6%和27.9%,呈现出逐月波动但整体下行的态势。相比之下,欧洲5月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约12%,中国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等正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特斯拉在4月推出了改款Model Y——这款全球畅销车型在外观、续航和智能化配置上均有升级——但未能挽回颓势。改款车型的市场反响平淡,暴露出特斯拉产品迭代节奏与欧洲消费者需求之间的错位。

多重因素叠加:车型老化与地缘政治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

  1. 产品竞争力下降:Model 3和Model Y虽仍是畅销车型,但设计语言和核心技术更新缓慢。相比之下,比亚迪海豚、蔚来ET5等中国车型以更灵活的本土化设计和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2. 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Jato Dynamics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在欧洲电动车销量达7,231辆,同比增长169%,首次超越特斯拉。若计入插电混动车型,比亚迪总销量增幅高达359%。
  3. 马斯克的政治言论争议:其频繁涉足美国政治的表态引发欧洲公众反感,部分国家消费者开始转向本土品牌(如大众ID系列)或更“中立”的中国品牌。

Robotaxi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面对欧洲市场的困境,特斯拉将战略重心转向自动驾驶领域。6月22日,其在得克萨斯州启动Robotaxi试点,首批改装版Model Y以4.2美元固定费率提供服务。尽管这一模式能否复制到欧洲尚存疑问(欧洲对自动驾驶监管更严格),但资本市场迅速给出积极反馈——特斯拉股价单日大涨8.23%,市值重回1.1万亿美元。

然而,Robotaxi的短期盈利前景仍不明朗。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特斯拉需先解决FSD(全自动驾驶)软件在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问题,而欧洲的路权法规和工会阻力可能进一步延缓落地时间。

中国品牌的“欧洲攻略”

比亚迪的崛起并非孤例。蔚来通过换电站网络降低用户续航焦虑,小鹏汽车则凭借激光雷达技术抢占高端市场。这些品牌不仅提供价格比Model 3低10%-20%的车型,还针对欧洲市场推出右舵版、长续航版本,并积极参与当地充电标准制定。

未来展望:转型还是边缘化?

特斯拉若想扭转欧洲颓势,可能需要采取更激进的措施:

  • 加速新车研发:推出专供欧洲的小型车(如传闻中的“Model 2”),以匹配城市通勤需求;
  • 调整定价策略:通过软件订阅或电池租赁降低购车门槛;
  • 修复公共关系:缓和与欧洲监管机构及消费者的对立情绪。

短期来看,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萎缩,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仍为长期竞争保留了想象空间。不过,若无法在1-2年内推出颠覆性产品,特斯拉或将在这个全球电动化先锋市场沦为“二线玩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