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5月31日,上海嘉定国际赛车场再次成为全球赛车迷的焦点——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上海站正式开赛。这场赛事不仅是FE第11赛季的重要一站,更标志着中国赛车市场与国际顶级绿色赛事的深度融合。从F1到FE,从燃油引擎的轰鸣到电动马达的嘶鸣,上海正以“三个月双顶级赛事”的节奏,向世界展示其作为国际赛车运动高地的雄心。

FE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从北京鸟巢到上海嘉定
FE电动方程式与中国的故事始于2014年——赛事元年首站便选址北京鸟巢周边,成为中国首个国际纯电动赛车赛事。十年后,FE已发展成国际汽联认可的全球首个零排放世界锦标赛,并以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运动标杆的身份持续扩张。
2024年,FE首次登陆上海便创下超10万观众纪录,本土车队远景科技、中国籍车队ERT的亮相,以及捷豹车队包揽前二的精彩对决,让赛事迅速出圈。今年,自由全球完成对华纳兄弟探索公司所持FE股份的收购(控股65%),赛事运营进入新阶段,而上海站则成为其控股权更迭后的首秀。
技术革新:30秒快充与GEN3 Evo赛车的“速度暴力”
今年的FE上海站以技术升级为核心看点。赛事引入的30秒快充功能成为最大亮点——车手可在维修区通过600kW超级充电桩快速补能10%,功率远超民用快充标准。这一规则变化彻底改变了比赛策略:车队需在充电时机、能量管理之间寻找平衡,而超车机会的增加也让比赛悬念迭起。
另一大看点是GEN3 Evo赛车的全面进化。这款被誉为“史上最快电动赛车”的车型,通过空气动力学套件升级和地面效应优化,实现了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1.86秒的性能,甚至超越现役F1赛车30%。力盛体育数据显示,这一技术飞跃直接提升了赛事观赏性,跟车与超车频率显著增加。
商业价值爆发:赛事经济与中国市场的共振
FE上海站的成功背后,是中国赛车市场的商业化潜力加速释放。运营方力盛体育2024年财报显示,FE上海站所属的体育赛事业务营收达2.7亿元,同比增长20.79%,占总收入的61.24%。这一增长得益于赛事直播制作、品牌赞助和本土化运营的深度结合——远景科技等中国企业的参与,不仅为赛事注入技术基因,也拓展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合作空间。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国赛车市场的增长与政策红利密不可分。《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29年将国内注册赛道增至30条以上,赛车手规模达3万人。而中研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赛车市场将以8.72%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从F1到FE:上海如何成为赛车运动“超级枢纽”
2025年3月的F1中国大奖赛与5月的FE上海站,让上海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时代的赛道接力。这一“双赛事”格局不仅覆盖了传统车迷与新能源爱好者两大群体,更凸显上海在国际化体育IP引进上的战略眼光。
对于FE而言,中国市场的意义远超票房收入。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技术迭代速度与政策支持力度(如充电基础设施、碳中和目标)为赛事提供了天然试验场。而上海站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推动FE未来在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复制“赛道+科技+商业”的生态模式。
绿色赛道的未来之战
当FE电动方程式的马达声与黄浦江的夜景交织,中国赛车运动正迎来从“观众消费”到“产业参与”的质变。无论是GEN3 Evo赛车的技术突破,还是快充规则催生的战术革命,都预示着电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叙事。而上海,这座同时拥抱F1速度与FE绿色的城市,或许正是这场变革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