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天河区委书记陈加猛明确提出推进”马场地块”更新改造,争取华联SKP等高端商业项目落地。这一表态让沉寂多年的天河马场再次成为焦点。这块占地38万平方米的土地,承载着广州近30年的城市记忆,如今站在城市更新的十字路口,其未来走向牵动着商业、地产与城市规划的多重神经。

从赛马场到城市综合体:马场的三十年变迁
马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992年。彼时,广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广州赛马会,开启了一场持续近8年的”博彩性”赛马试验。1999年,因政策调整,赛马场停业转型。2003年,广州市政府批准将21万平方米场地改建为汽车交易市场,后由赛马总公司收回,逐步发展为汽车城、家居商场和餐饮聚集区。
鼎盛时期,马场汽车城是广州最大汽车交易中心,马会家居更被视为本土家居卖场的”鼻祖”。然而,2014年汽车城停业,马场逐渐空置。尽管周边珠江新城已成为广州金融CBD,土地价值飙升,但马场因股权复杂(涉及市属国企、区属国企及石牌村、石东村集体利益)和规划争议(曾传足球场、体育中心等方案),长期处于”拆而未动”状态。
SKP落地传闻:高端商业能否激活地块潜力?
此次改造重启,与广州发力高端消费的野心密不可分。2021年,天河区提出将马场对标北京SKP,打造国际级CBD商业区。北京SKP被誉为”中国高端商场标杆”,2022年销售额达239亿元,连续十年全国第一。若SKP落地广州,将填补本地高端商业空白,与太古汇、IFC等形成差异化竞争。
市场传闻越秀地产将承建,SKP负责运营。尽管官方尚未确认选址,但马场美食城商户近期被要求搬迁,被视为”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马会家居近期斥资千万翻新,且商铺仍供不应求,显示其商业价值依然强劲。然而,奢侈品业态的吸金能力远超家居和餐饮,引入SKP符合城市”寸土寸金”的CBD定位。
挑战与争议:股权、规划与城市记忆
马场改造的最大阻力在于利益协调。股权结构复杂,涉及多方主体,需平衡国企、村集体与开发商诉求。此外,规划争议持续多年——从体育中心到城市公园,再到如今的高端商场,定位摇摆反映城市发展思路的调整。
文化层面,马场承载着老广的集体记忆。赛马时代的辉煌、汽车城的喧嚣,乃至美食城的烟火气,均面临被抹去的命运。如何在更新中保留历史痕迹,成为规划者需思考的问题。
未来展望:CBD扩容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
若SKP成功落地,马场或将成为天河CBD的”第四极”,与珠江新城核心区、金融城、琶洲形成联动。这不仅能提升广州商业能级,还可吸引国际品牌入驻,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然而,项目推进仍需时间。拆迁补偿、设计方案、招商策略等均需细化。对于市民而言,一个更高端、更国际化的马场或许值得期待,但那些关于赛马与市井生活的记忆,也应被妥善安放。
结语
天河马场的改造,本质上是广州城市升级的缩影。在土地稀缺的一线城市,每一寸空间的再利用都需权衡经济、文化与社会价值。SKP能否成为”解药”,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城市的野心,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