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的重庆,蝉鸣裹着盛夏的热浪。7月28日清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200台阿维塔12以笔挺的队列铺展开来——不同于机场常见的”黄色法拉利”接机阵仗,这支银灰色的”智能电动军团”在晨光中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像一支蓄势待发的舰队,静静等待着全球来宾的到来。

两天后,一纸央企成立的公告震动行业: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为央企序列中第100位”国家队”成员。这家注册资本200亿的新央企,不仅承载着国有资产优化布局的战略使命,更以”长安系”核心平台的身份,为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从”长安高端品牌”到”世界级新豪华”:央企赋能的资源裂变
“阿维塔的角色不会变化,只会强化。”在7月30日新长安成立后的首场媒体沟通会上,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的表态掷地有声。这句话背后,是长安汽车对新品牌战略定位的清晰确认——阿维塔不仅是长安冲击高端市场的”尖刀”,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名片”。
新长安的战略蓝图里,阿维塔被赋予了”资源整合枢纽”的关键角色。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制造端:就在央企成立前两日,阿维塔数智工厂正式落成。这座由长安汽车全额投资的”超级工厂”,不仅是中国新能源赛道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制造基地之一,更以年产28万辆的产能为阿维塔量身定制。走进车间,5G网络覆盖每一道工序,机械臂与AGV小车在数字孪生系统调度下精准协作,阿维塔07已在此实现量产——这座工厂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新地标”,更象征着新长安对阿维塔从资金到技术的全方位托底。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产业协同。朱华荣挂帅的中国长安,正以”央企资源池”为阿维塔打开新的想象空间:资金层面,依托央企信用背书,阿维塔的融资成本与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链层面,”零整协同”模式让阿维塔与长安旗下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深度从”供需关系”升级为”联合研发”;市场层面,央企的全球化布局经验与海外渠道资源,为阿维塔的出海战略提供了现成的”高速路”。
而最受行业关注的,是阿维塔与华为、宁德时代的”铁三角”关系在新央企框架下的深化。陈卓透露,双方合作的HI Plus模式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近千人的联合研发团队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从智能驾驶算法到座舱交互系统,双方正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电动车的”智能天花板”;首款共创车型——一台定位大六座的旗舰SUV已进入倒计时,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亮相。另一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从单纯的电池供应升级为”技术共生”,从电池材料研发到能量管理系统,双方的联合实验室已产出多项专利成果。这种”技术深度绑定+资源高度共享”的模式,让阿维塔在智能豪华赛道中形成了独特的”长板效应”。

三角盾牌破局红海:设计、智能、安全的差异化突围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陷入”内卷”红海,产品同质化让消费者”选车焦虑”愈发严重时,阿维塔的突围路径显得格外清晰——早在品牌创立初期,团队就明确了”不做跟随者,只做定义者”的战略:用原创设计、智能科技、安全性能构筑起”三角盾牌”,在用户心智中刻下不可替代的品牌印记。
在设计领域,阿维塔的”原创基因”早已得到国际认可。成立至今仅两年时间,其设计团队便三次捧回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从阿维塔11的”未来感轿跑SUV”造型到阿维塔12的”无界智慧座舱”设计,每一款产品都在挑战传统豪华车的审美范式。这种对设计的极致追求,让阿维塔的用户画像中,30岁以下年轻高知群体的占比超过60%,他们愿意为”不一样”的设计买单。
智能科技是阿维塔的”第二护城河”。不同于部分车企的”多供应商堆料”模式,阿维塔坚持”核心系统自研+顶级生态合作”的双轨策略:智能驾驶层面,与华为合作的HI Plus模式不仅带来ADS 3.0系统的持续迭代,更通过联合数据训练,让城市NOA功能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准确率提升至98%;智能座舱搭载最新鸿蒙系统,支持多设备无缝流转,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4小时;底盘调校则依托自研的太行自控系统,将操控性与舒适性平衡到新的高度。一位资深汽车评测师在试驾后评价:”阿维塔的智能体验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真正围绕用户场景的’体验重构’。”
安全性能则是阿维塔的”底线思维”。从被动安全的”钢甲车身”(热成型钢占比超30%)到主动安全的”多模态感知系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融合方案),再到电池安全的”航天级防护”(通过针刺、挤压、碰撞等200+项极端测试),阿维塔用”120分的安全标准”回应用户对电动车的核心顾虑。数据显示,55%的首购用户将”安全”列为选择阿维塔的首要因素,复购率更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
这些差异化优势最终转化为了市场的高认可度:2025年上半年,阿维塔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超100%,其中5月单月销量突破12767辆,连续四个月站稳”万辆俱乐部”,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30万+价格带)的市占率提升至8.2%,成功从”新势力”阵营中突围,跻身主流豪华品牌竞争圈。

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全球化的野心与耐心
站在新长安的肩膀上,阿维塔的目光早已超越国内市场。去年9月启动的全球化战略,正以”超常规速度”推进:目前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建成55家直营渠道,在泰国、迪拜、新加坡等高端市场完成品牌上市,更以”50万起步”的定价打破中国智能汽车”低价出海”的固有印象——这在传统豪华车主导的海外市场,几乎是一场”降维打击”。
这种底气来自产品的硬实力。在泰国曼谷的素万那普机场,阿维塔12的展车旁,当地消费者围着车机系统反复体验;在迪拜的哈利法塔商圈,阿维塔07的展台成为网红打卡点,订单排到了3个月后。更让团队振奋的是,泰国头部经销商集团在代理阿维塔后,其高端电动车业务月销量直接翻番,甚至有当地媒体评价:”中国品牌的智能电动车,正在重新定义东南亚的豪华标准。”
但阿维塔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卖车”。陈卓在沟通中多次强调:”我们更想输出的是中国智能汽车的标准。”这种自信源于原创设计的认可——在迪拜车展上,阿维塔的设计手稿被当地设计学院收藏;源于智能科技的领先——欧洲某专业机构测试显示,阿维塔12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城市路况下的表现优于部分欧洲豪华品牌;更源于用户体验的超越——中东用户反馈,阿维塔的座椅加热/通风系统针对当地气候做了专项优化,舒适性远超预期。
按照规划,2025年底,阿维塔的海外渠道将突破160家,覆盖超50个国家和地区;到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将占全球总销量的50%。这意味着,阿维塔将成为中国首个真正实现”全球高端突破”的智能电动车品牌。
钥匙已握,未来可期
从2018年品牌诞生时的”三无初创”(无工厂、无渠道、无知名度),到如今依托新长安跻身”央企赋能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阿维塔的成长轨迹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缩影。新长安的成立,不仅为其注入了更高的品牌势能与更雄厚的资源支持,更关键的是,它标志着阿维塔从”企业品牌”升级为”国家品牌”,获得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
但正如陈卓所说:”钥匙已经握在手里,但门后是更广阔的天地,需要我们用产品一步步丈量。”当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的关键节点,当中国品牌首次有机会定义全球豪华车的标准,阿维塔的准备是否充分?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凌晨仍在调试代码的研发工程师身上,在海外展厅里耐心讲解产品的工作人员脸上,更在每一辆驶向全球的阿维塔汽车中——它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中国智造的”移动名片”。
2025年的夏天,阿维塔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一次,它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