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扩大乡村教师补充规模
《通知》明确指出,2025年全国计划招聘乡村教师3.5万名,较上年增加1.4万名,增幅达66%。这一举措旨在应对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需求。
《通知》强调,招聘工作将继续向中西部省份倾斜,重点支持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同时,针对乡村学校紧缺学科,将加大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外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学科教师的补充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招聘质量
《通知》要求各地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招聘考试制度,增强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特别强调要突出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的综合考察,确保招聘到真正适合乡村教育的优秀人才。各地需在8月中旬前完成公开招聘工作,为秋季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乡村教育环境,《通知》要求各地建立系统化的特岗教师培训体系,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培训全过程。同时,将实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包括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完善待遇保障机制
《通知》强调,要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的待遇,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对于服务期满的乡村教师,将落实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包括职称评定倾斜、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此外,《通知》还提出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满一定年限、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知》还提出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同时为乡村教师提供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的机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