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雨·中阿文化交融盛典——驼铃悠扬处,尼罗河畔话文明”主题活动于在埃及首都开罗成功举办。来自中埃两国的近400位文化学者、艺术家及友好人士齐聚一堂,在千年文明交汇之地共赏东方雅韵,体验丝路情缘。
活动现场划分为四大主题展区:非遗手工艺互动区陈列着苏绣、景泰蓝等中国传统工艺精品,观众可亲手体验篆刻技艺;书画艺术长廊展出《千里江山图》数字投影与当代水墨创作,配合现场书法挥毫表演;”数字敦煌”沉浸式影像区通过VR技术重现莫高窟盛景;露天舞台则上演了融合埃及传统舞蹈与敦煌乐舞的创新节目,赢得阵阵喝彩。
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致辞中指出:”从郑和下西洋到现代’一带一路’建设,中埃始终是文明对话的典范。今天我们看到埃及青年学习中文书法,中国学生演奏阿拉伯传统乐器,这种双向的文化探索正是丝路精神的生动写照。”他强调,中方愿与埃方共同打造更多文化交流平台,让两大文明古国的智慧结晶滋养当代社会发展。
埃及文化部副部长纳迪娅·沙拉比高度评价此次活动:”尼罗河与黄河同样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今天的展览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家如何用现代语言诠释古老智慧。埃方期待在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化合作,续写丝路新篇章。”
作为主办方代表,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秘书长艾哈迈德·萨利姆特别提到:”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卢克索的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就已存在跨洲际的文化互动。今天的活动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对先民智慧的致敬。”据悉,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中埃文明对话”圆桌论坛,两国专家就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由埃及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处及浙江省文旅厅联合策划,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文物数字资源支持。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中埃手工艺人结对仪式,双方艺术家将共同创作以”尼罗河与黄河”为主题的系列艺术品,并于明年在杭州进行巡展。
当暮色降临,尼罗河畔响起悠扬的琵琶与乌德琴合奏曲,身着汉服与阿拉伯传统服饰的嘉宾们翩翩起舞,将活动推向高潮。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更见证了中埃两大文明古国在新时代的深情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