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的龙腾学校羽毛球馆内人声鼎沸,一场以”活力社区·羽你同行”为主题的首届羽毛球友谊赛在此拉开帷幕。这场由白石龙社区党委和社区工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赛事,不仅为辖区内的羽毛球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的平台,更成为社区职工交流情感、增进凝聚力的重要契机。

运动赋能社区:从赛场到生活的双向互动
随着裁判员一声清脆的哨响,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及女子双打四大组别的比赛同步启动。来自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的近百名选手迅速进入状态,羽毛球馆内瞬间充满扣杀声、欢呼声与加油声。选手们时而以灵活的网前小球调动对手,时而以凌厉的后场扣杀直击要害,每一次精准的击球和默契的配合都展现出专业素养与昂扬斗志。
“平时工作压力大,很少有机会系统锻炼,这次比赛让我找回了学生时代打球的感觉。”参赛选手李女士一边擦拭汗水一边感慨。她坦言,比赛不仅让她释放了压力,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赛后大家一起交流技术、分享生活,这种氛围特别温暖。”
以赛促融:社区凝聚力的”软性”提升
白石龙社区工联会负责人表示,此次赛事是工会服务职工、增强社区活力的重要实践。”我们希望通过体育活动打破职场和生活的边界,让职工在轻松的氛围中建立更深厚的联结。”数据显示,本次比赛吸引了辖区40支队伍报名,覆盖社区近20家企事业单位,许多参赛者表示,这种跨单位、跨行业的交流机会十分珍贵。
比赛间隙,记者注意到,选手们不仅在场上激烈角逐,场下也自发形成了”技术研讨小组”。来自某科技公司的张先生与社区医院护士陈女士因混双搭档而结识,两人一边复盘比赛一边调侃:”以后社区组织徒步活动,我们也要组队!”这种自发形成的社交网络,正是社区工会期望看到的”化学反应”。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可持续的社区文化生态
作为白石龙社区”职工服务年”的重点项目,本次羽毛球赛并非孤立活动。工联会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构建”1+N”社区文体服务体系:”1个核心平台(社区职工活动中心)+N个特色项目(包括篮球联赛、亲子瑜伽、非遗手作工坊等),全年计划开展12场以上文体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赛事组织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理念。从裁判员到计分员,从场地布置到后勤保障,均由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共同完成。这种参与式治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活动成本,更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党委书记王明阳在闭幕式上强调:”我们要把体育赛事办成社区治理的‘润滑剂’,让职工在运动中感受社区温度。”
体育精神与社区精神的同频共振
观察本次比赛,最动人的不仅是精彩的对决瞬间,更是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获胜队伍主动与对手握手致意,志愿者为每位选手递上矿泉水,观赛居民自发组成”啦啦队”……这些场景折射出社区建设的深层逻辑——当体育竞技的”竞争性”转化为社区共治的”协作性”,个体的活力便能汇聚成推动社区发展的合力。
随着最后一记扣杀落地,首届羽毛球友谊赛圆满落幕。但这场赛事激发的社区活力仍在延续:社区公告栏已贴出乒乓球赛招募启事,职工微信群里热议着下一次活动的时间……正如获奖选手陈先生所说:”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奖牌,更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场持续一天的赛事,或许只是白石龙社区建设的一个微小注脚,但它生动诠释了”体育+社区”的无限可能——当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一条连接人心、凝聚力量的纽带也在社区悄然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