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气蒸腾,城市被笼罩在一片燥热之中。空调外机的嗡鸣、柏油路面的热浪、午后蝉鸣的聒噪,都让夏日的午后显得格外漫长。然而在郑州图书馆内,却藏着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 落地窗外阳光炽烈,窗内却凉风习习,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取代了市井喧嚣,成百上千的读者沉浸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用书香消解着夏日的烦闷。这种 “书香消暑” 的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夏日选择。

图书馆里的夏日图景
7 月 7 日的郑州图书馆,一早就排起了长队。清晨七点,距离开馆还有半小时,入口处已聚集了不少读者:背着双肩包的学生捧着习题册低声背诵,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老花镜翻看报纸,年轻父母牵着蹦蹦跳跳的孩子,手里还攥着一本绘本。当工作人员推开玻璃门,人群有序涌入,像一股溪流汇入平静的湖泊,瞬间融入馆内的静谧氛围。
少儿阅读区是最热闹的角落。低矮的书架上摆满了彩色封面的童书,小读者们或趴在地毯上翻阅绘本,或围坐在故事角听志愿者姐姐讲《西游记》的故事。五岁的妞妞正踮着脚尖够高处的《昆虫记》,封面上的萤火虫图案让她想起昨晚在公园看到的荧光,“妈妈说萤火虫的光不会烫人,书里肯定有答案。” 她奶声奶气的话语引来周围一阵轻笑,却丝毫没有打破这里的温馨。
成人阅览区则是另一番景象。临窗的座位早已被占满,有人面前摊开着《百年孤独》,手指在 “马孔多在下雨” 的句子下轻轻划过;有人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手边的《大数据时代》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还有人把《茶经》摊在桌上,面前摆着自带的保温杯,偶尔啜一口茶,目光又落回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 的字句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自习区更是座无虚席。备战考研的大学生们戴着耳机,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对着《申论》资料凝神思考;甚至有几位上班族带着笔记本电脑,利用午休时间处理工作,间隙会翻看几页《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只有翻书声和键盘敲击声交织成和谐的背景音。
书香消暑的独特魅力
在空调房里刷手机、吃冰西瓜,是夏日常见的消暑方式,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图书馆,只因书香消暑有着独特的魔力。
图书馆的 “凉”,不止于温度。中央空调将室温恒定在 26℃,恰好是人体最舒适的状态,但比冷气更沁人心脾的,是文字带来的精神降温。读一本《瓦尔登湖》,仿佛跟着梭罗走进湖畔的木屋,看他在林间观察鸟兽、耕种土地,夏日的燥热便在 “我们大多数人过着平静的绝望生活” 的哲思中渐渐消散;翻一翻《汪曾祺文集》,高邮的鸭蛋、昆明的菌子、夏天的蝉鸣跃然纸上,字里行间的烟火气带着清凉的诗意,让人想起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 的惬意。
图书馆的 “静”,能抚平内心的躁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弹窗的新闻、短视频的神曲,不断撕扯着注意力,让人越发焦虑。而图书馆里,没有推送通知的打扰,没有社交软件的牵绊,只有书里的世界向你敞开怀抱。当你专注于《人类简史》中智人如何从非洲走向全球,或是《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夏日琐事,那些因高温而起的烦躁、因琐事而生的焦虑,都会在专注的阅读中慢慢沉淀。
图书馆的 “丰”,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无论是想为孩子挑选绘本的父母,还是想精进专业技能的职场人;无论是偏爱古典文学的老者,还是热衷科幻小说的少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郑州图书馆的藏书超过 150 万册,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还有近万种期刊杂志供读者翻阅。这种丰富性,让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消暑的 “良方”。
从消暑到成长的阅读之乐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图书馆消暑早已超越了 “避暑” 的范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高二学生小林每天雷打不动地来图书馆自习,“家里弟弟妹妹太吵,咖啡馆又贵,这里又安静又凉快,刷题效率特别高。” 她的桌角堆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唐诗宋词选》,累了就翻几页诗词,“‘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读着读着就不觉得热了。”
退休教师张阿姨则把图书馆当成了 “第二课堂”。“以前上课忙,没时间系统读书,现在每天来这儿看两小时历史书,《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都快看完了。” 她笑着说,“比在家看电视有意思多了,脑子越用越灵,还认识了几个爱读书的老伙计,周末会一起讨论书里的内容。”
更令人欣喜的是,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 “夏日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工坊” 等活动。上周日的《昆虫记》主题分享会上,自然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标本,讲解书里的昆虫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 “原来书里的萤火虫真的会发光,比动画片里的还神奇”。这种将阅读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让书香消暑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傍晚时分,夕阳为图书馆镀上一层金边,读者们陆续离开,有人手里多了几本借阅的书,有人在留言本上写下 “今日读《边城》,湘西的清凉淌进心里”。走出图书馆,晚风带着一丝余热,但心里却因装满了文字的清凉而格外舒畅。
在这个高温与浮躁并存的夏日,图书馆像一座安静的岛屿,用书香为人们撑起一片荫凉。当我们翻开书页,不仅避开了暑气的侵扰,更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见了更广阔的天地 —— 这或许就是 “书香消暑” 最珍贵的意义:在清凉中沉淀,在阅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