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风险:科学解读与实用建议

超加工食品的健康隐患

近期多项权威研究揭示了超加工食品(UPF)与多种健康风险的显著关联。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ACC亚洲2025会议上发表的研究表明,UPF摄入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美国多所顶尖大学的联合研究更发现,UPF会干扰肝脏正常代谢功能,增加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风险。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是指经过复杂工业处理、添加多种人工成分的食品,其特点包括:

  • 原始食材形态被极大改变
  • 含有大量添加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
  • 营养密度低而热量密度高
  • 典型代表:薯片、香肠、含糖饮料、方便面等

最新研究发现

  1. 肝脏健康影响
  • 显著增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
  • 扰乱血脂代谢,导致”好胆固醇”水平下降
  • 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加速肝损伤进程
  1. 加速细胞衰老
  • 每日摄入100克UPF相当于细胞年龄提前0.22岁
  • 与白细胞端粒缩短显著相关(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1. 例外情况
  • 部分强化纤维的早餐谷物和植物蛋白食品可能有益
  • 关键在于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加工食品

专家建议

  1. 减少UPF摄入
  • 逐步替换为新鲜蔬果、全谷物和瘦肉鱼类
  • 特别避免高糖、高盐的包装零食和饮料
  1. 阅读食品标签
  • 选择配料表简单、添加剂少的食品
  • 警惕”低脂””无糖”等营销话术背后的隐藏风险
  1. 平衡膳食结构
  • 保证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
  • 采用地中海饮食等健康饮食模式
  1. 特殊人群注意
  • 已有代谢问题者应严格控制UPF摄入
  • 儿童和青少年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理性看待研究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研究主要显示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食品科学家提醒,现代食品工业也在不断改进配方,并非所有加工食品都应被一概否定。关键在于把握”适度”原则,在享受美食与维护健康间找到平衡。

健康小贴士:下次购物时,不妨多花一分钟看看配料表,选择添加剂更少、加工程度更低的产品,这个小习惯可能为您的长期健康带来大益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