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特别课堂:高校辅导员与互联网企业联手打造”防骗生存指南”卡牌游戏

“兼职刷单就能月入过万?””陌生链接说你中奖了,点进去就能领奖金?””学长学姐推荐的校园贷,低利息无抵押?”

6月1日下午,在北京某重点高校的毕业典礼前夕,一间教室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与讨论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与众不同的”最后一课”——辅导员张明与互联网安全企业联合开发的”校园生存防骗卡牌游戏”正式亮相,作为送给毕业生的特殊礼物。

这款名为”校园生存指南”的卡牌游戏,是张明与某知名互联网平台的安全专家团队耗时一个多月共同设计的”毕业礼包”。游戏围绕大学生毕业后可能遭遇的各类骗局,包括求职陷阱、网络贷款、交友诈骗、租房欺诈等场景,设计了60张情境卡、20张决策卡和10张应急卡,构建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模拟战场”。

“我希望他们在游戏中先体验一次被骗的感觉,现实中就能多一份警觉。”张明老师解释道,”很多大学生初入社会,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商业环境缺乏判断力,我们希望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他们提前’交学费’,而不是毕业后真金白银地付出代价。”

游戏开始时,每位学生从”校园毕业”起点出发,通过抽取情境卡决定遇到的事件,使用决策卡选择应对方式,遇到困难时可以抽取应急卡获得帮助。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面试时被要求交纳培训费”、”租房遇到假房东卷款跑路”、”网络交友遭遇’杀猪盘'”等多种陷阱。

“哎呀,我抽到了’兼职刷单’卡,对方要求先垫付资金,这明显是骗局啊!”一位学生惊呼。”快看这个’校园贷’卡,利息高得吓人,幸好只是游戏!”另一组学生讨论道。教室里充满了紧张、惊讶和恍然大悟的呼声。

据张明老师介绍,游戏中的60个情境均来自真实案例,经过改编后融入游戏中。”我们收集了近三年大学生遭遇的各类诈骗案例,提炼出最常见的15种诈骗类型,然后设计了相应的卡牌和剧情。”她说,”每张卡牌背后都有一句防骗提示,比如’天上不会掉馅饼’、’个人信息要守牢’、’转账之前多核实’等,希望学生能记住这些基本原则。”

参与游戏设计的互联网安全专家李强表示:”传统反诈宣传往往停留在口号和案例讲解上,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我们尝试将严肃的反诈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游戏体验,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和记住。”

游戏过程中,不少学生意识到了自己以前从未注意过的风险点。”我之前还觉得’兼职刷单’挺简单的,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套路。”一位计算机专业学生说,”以后找兼职一定要小心了。””租房时看到’房东直租、免中介费’的广告,我肯定会多留个心眼。”另一位学生表示。

“这不只是一场游戏,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丽评价道,”我们一直强调,毕业教育不应止于求职技巧培训,更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符合年轻人的接受习惯,又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据介绍,该高校近年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将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和风险教育融入毕业教育体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有辨别真伪、防范风险的能力。”王丽说。

互联网安全专家李强透露,他们计划将这款游戏推广到更多高校,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未来我们还考虑开发线上版本,让更多学生受益。”他说,”反诈教育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该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游戏结束时,不少学生表示收获颇丰。”以前总觉得骗子离我很远,今天才发现,那些陷阱可能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感慨道,”这堂课让我明白,保持警惕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张明老师在总结时说,”希望你们带着这份’防骗生存指南’,勇敢地走向社会,同时保持清醒和警觉,走稳人生的每一步。”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毕业礼物,而是一份关乎未来安全的’生存装备’。”一位学生笑着说,”我会把它推荐给所有即将毕业的朋友,这比任何纪念品都更有价值。”

据互联网安全平台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求职诈骗、网络贷款、交友诈骗位居前三。该平台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与高校合作,创新反诈宣传形式,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实用的安全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安全、自信地步入社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