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圣湖畔的噩梦:游客遭遇”飞石袭车”,景区管理再引争议

林芝·巴松措国家公园 —— 这个被誉为”小瑞士”的藏东秘境,近日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蒙上阴影。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欣赏高原明珠巴松措美景时,竟遭不明人士投掷石块袭击,多辆自驾车受损,引发广泛关注。

宁静圣湖突现”疯狂石头”

下午3时许,正值旅游旺季,巴松措景区内游人如织。来自成都的李女士正驾驶着租来的越野车,载着家人沿湖观光。”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前挡风玻璃出现蛛网状裂纹,”李女士回忆道,”紧接着又是几声闷响,侧窗玻璃也碎了。”

据多位目击者称,事发时一名身穿藏袍的男子站在路边,不断捡起石块砸向过往车辆。短短十分钟内,至少有7辆车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一辆来自上海的商务车挡风玻璃完全碎裂,所幸未造成人员重伤。

“我们特意选择这个季节来西藏,就是想避开人流高峰,”来自广州的张先生无奈表示,”没想到在如此偏僻的景区也会遭遇这种事情,真是让人心寒。”

官方回应:肇事者疑有精神病史

事件发生后迅速在网络发酵,当地旅游局于晚间发布通报:

下午3时许,巴松措景区环湖公路发生一起车辆被砸事件,造成7辆私家车受损。经查,肇事者为当地牧民扎西(男,35岁),初步判定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目前已送医治疗。景区已启动应急预案,配合警方调查,并为受影响游客提供必要协助。”

然而,这份通报并未平息公众质疑。有网友指出:”每年都有类似事件发生,为何景区安保措施始终不到位?精神病不是免责金牌!”

责任归属引发激烈讨论

法律专家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即使行为人确系精神障碍患者,其监护人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景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旅游行业分析师李女士则认为:”4A级景区收取高额门票,就应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此次事件暴露出景区在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游客权益如何保障?

记者走访多位法律界人士获悉,此类事件中游客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向景区管理方索赔车辆维修费用及精神损失费
  2. 若景区投保公众责任险,可申请保险理赔
  3. 通过司法途径追究肇事者及其监护人民事责任

“我们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负责人承诺,”将彻查事件真相,督促景区整改,并确保每位受损游客得到合理赔偿。”

西藏旅游安全再敲警钟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西藏多个景区陆续发生过游客遭袭、车辆受损等安全事故。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部分景区存在重开发轻管理、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

“西藏是世界的瑰宝,不能因为个别事件影响整体形象,”西藏旅游协会会长次仁多吉呼吁,”所有从业者都应以此为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目前,巴松措景区已加强安保力量,在重点路段增设监控和巡逻人员。但游客们更关心的是:下一次旅行,这样的噩梦还会重演吗?

你怎么看?

  • 你认为景区应该承担多大责任?
  •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肇事,应该如何平衡患者权益与社会安全?
  • 作为游客,你会因此改变西藏旅行计划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西藏旅游安全# #巴松措事件# #游客权益保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