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25年核心路由器集采启动:23台背后的网络基建暗战与产业格局

8月4日,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一纸公告,在通信行业激起涟漪——2025年核心路由器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正式启动,预估采购规模23台,同时预留30%(约7台)作为应急需求,后续将根据实际需求按中标结果分配。看似简单的采购动作,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内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健步伐,以及华为、中兴通讯、新华三三大厂商在高端路由器市场的持续角力。

核心路由器:数字时代的“网络神经中枢”

在5G、云计算、算力网络加速融合的今天,核心路由器已从传统的“流量转发设备”升级为支撑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它承担着跨区域、跨数据中心的超大带宽调度、低时延转发、多业务融合承载等关键功能,是运营商网络架构中连接骨干网与城域网、数据中心与用户的“神经中枢”。一台高端核心路由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运营商网络的承载能力、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

以中国电信为例,其“云网融合3.0”战略明确提出要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而核心路由器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关键硬件载体。此次采购的CR-A1型号设备,虽未公布具体技术参数,但结合近年运营商集采趋势推测,其性能指标大概率需满足400G/800G接口能力、T级交换容量、微秒级时延控制,以及支持SRv6、切片分组网(SPN)等新一代承载技术,以适配5G-A、算力网络、AI大模型等新兴业务需求。

历史格局:华为、中兴、新华三的“铁三角”稳定态

从2020年至今的中国电信核心路由器集采结果看,市场格局呈现出罕见的稳定性——华为、中兴通讯、新华三三家厂商始终占据中标席位,形成“三足鼎立”的均衡态势。这种稳定性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积累、产品能力与运营商需求深度匹配的结果。

华为凭借在通信设备领域的长期技术投入,其核心路由器产品线(如NE5000E、NE9000系列)在超高速转发、多业务承载、智能运维等领域保持领先,尤其在800G光接口、液冷散热等前沿技术上率先商用,适配运营商对“高带宽、低时延”的极致需求;中兴通讯则以“性价比+定制化”为优势,其ZXR10系列核心路由器在满足运营商基础性能要求的同时,通过灵活的接口扩展、开放的北向接口设计,支持运营商快速部署差异化业务;新华三的CR19000系列则依托其在政企市场与云网融合领域的积累,在混合云承载、数据中心互联(DCI)等场景中表现突出,尤其在支持国产化芯片、信创适配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三家厂商的竞争策略各有侧重,但共同推动了国内核心路由器技术的迭代——从100G到400G,从MPLS到SRv6,从硬件转发到智能控制器驱动,每一次技术升级都离不开三方的研发投入与市场验证。这种“竞合”关系,既避免了单一厂商垄断可能导致的技术停滞,也为运营商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保障了供应链安全。

2025集采新看点:技术迭代与产业趋势的双重映射

此次2025年集采虽规模不大(23台+7台应急),但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其一,技术门槛持续抬升。随着5G-A商用落地与算力网络规模扩张,运营商对核心路由器的需求已从“能用”转向“好用”。例如,AI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要跨数据中心的高效算力调度,这要求核心路由器具备“算力感知”能力,能根据业务类型动态调整流量路径;再如,全光网2.0的推进需要核心路由器与光传输设备深度协同,支持“光电共纤”“智能光层”等技术。此次集采的CR-A1设备大概率需集成这些新能力,而华为、中兴、新华三均已提前布局——华为的“智能云网”解决方案、中兴的“算力路由”技术、新华三的“云智原生”核心路由器,均已在现网试点中验证了可行性。

其二,应急需求的战略意义。30%的应急采购份额并非首次出现,但在“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运营商需要确保核心节点的冗余性——一旦主用设备因故障或灾害失效,应急设备需能在最短时间内接管业务,这对设备的即插即用能力、跨平台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三家厂商的应急方案中,华为的“光模块热插拔”、中兴的“软件定义链路”技术、新华三的“双机热备快速切换”方案均具备成熟经验,预计将在本次投标中重点展示。

其三,产业链生态的协同深化。核心路由器的部署并非“单点作业”,而是涉及光模块、操作系统、管理平台等多环节的协同。此次集采中,三家厂商或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光模块供应商(如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操作系统厂商(如统信软件、麒麟软件)的合作,推动“设备-光模块-系统”的国产化适配,响应运营商“自主可控”的长期战略。

从设备采购到网络强国的微观注脚

23台核心路由器的集采,看似是运营商年度常规动作,实则是观察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一个微观窗口。华为、中兴、新华三的稳定格局,既体现了国内企业在高端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自信,也印证了运营商“多供应商策略”下产业链的良性竞争。随着5G-A、算力网络、AI等新技术的融合,核心路由器将持续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演进,而这场始于2025年的集采,或将成为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向“世界一流”迈进的新起点。

未来,谁能在超高速转发、智能运维、云网融合等维度率先突破,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但对于中国电信而言,无论最终“花落谁家”,三家厂商的良性竞争与技术共研,都将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筑牢“网络底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