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双塔战术再启?小史密斯进化,申京或迎内线统治时代

在 NBA 的战术版图中,双塔阵容曾是内线威慑力的代名词,虽历经小球时代冲击,却仍在部分球队战术手册中占据重要位置。休斯顿火箭队,这支怀揣着重塑辉煌梦想的球队,正悄然谋划着双塔战术的回归,而其中关键,在于小贾巴里・史密斯的华丽转型与阿尔佩伦・申京的内线统治力提升。

回顾上赛季,火箭队在季后赛与金州勇士队狭路相逢,系列赛中,申京的表现犹如一把双刃剑。数据层面,他场均轰下 21 分、12 篮板外加 5 次助攻,已然是球队内线的中流砥柱。可在比赛胶着的关键时刻,当他与勇士队的防守悍将追梦・格林一对一较量时,却陷入了得分困境。追梦格林凭借其出色的防守意识和强壮的身体,不仅在一对一防守时限制住申京,更能带动勇士队内外线协同包夹,让申京在低位接球后举步维艰。

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众多,火箭队外线球员在系列赛中的整体低迷表现难辞其咎。杰伦・格林,球队寄予厚望的得分后卫,7 场比赛竟有 4 次得分未能上双,进攻端的熄火极大地削弱了火箭的火力,也让申京在内线面临的防守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若彼时火箭阵中能有一位具备强大外线拉开空间能力的球员,为申京创造出充裕的内线单打空间,这位土耳其中锋在关键时刻的进攻效率无疑将大幅提升。

如今的申京,已然成长为联盟中备受瞩目的中锋。场均接近 20 分、10 个篮板以及 5 次助攻的数据,充分彰显了他作为内线进攻枢纽的价值。在联盟中锋位置愈发向功能性、蓝领化发展的当下,申京这种既能在低位强攻取分,又能凭借出色传球视野盘活球队进攻,还能在篮板球争夺中占据上风的全能型中锋,堪称稀缺资源。今年选秀大会上,同样具备传球能力的杨瀚森在首轮第 16 顺位被开拓者队摘下,便是此类中锋价值的有力佐证。

基于申京在球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球队战术体系对内线进攻的倚重,下赛季火箭重拾双塔首发阵容的可能性极大。过去两三年间,火箭就曾频繁启用小贾巴里・史密斯与申京的双塔组合,只是在上赛季后半段,为了适应球队战术调整,才将小史密斯替换为阿门・汤普森。

小贾巴里・史密斯,这位天赋异禀的年轻前锋,在休赛期开启了自我提升的蜕变之旅,训练重心直指中距离投篮。据悉,他已跟随训练师阿隆・米勒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专项训练。上赛季常规赛,小史密斯三分命中率稳定在 35.4%,已然达到联盟合格水准,可中距离投篮无论是出手次数还是命中率,都尚有极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弧顶区域,作为他出手次数最多的位置,却并未展现出与之匹配的高效得分能力。为此,训练师着重强化他在弧顶的出手技巧,经过六周的艰苦打磨,小史密斯的中距离投篮流畅性已取得显著进步。

小史密斯此番苦练中距离,对火箭的战术意义重大。下赛季,当他与申京再度携手出现在首发阵容中时,他将凭借稳定的三分与日益精进的中距离投篮,成为申京身边最得力的空间拉开者。想象一下,当申京在篮下接到球,准备施展他那精湛的低位脚步和柔和手感时,小史密斯在外线时刻威胁着对手的防线,迫使防守球员不敢肆意收缩包夹申京。如此一来,申京在篮下的出手机会将大幅增加,所面临的防守强度也会显著降低,得分效率自然水涨船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史密斯在进攻端的全面进化,将直接决定申京能否在新赛季迎来内线统治力的爆发。

从更宏观的球队战术角度来看,双塔首发阵容的回归,不仅能强化火箭在内线的得分与篮板优势,还能丰富球队的进攻战术选择。当小史密斯在外线牵制对手,申京在内线强攻时,两人之间可以通过挡拆、策应等配合,为外线的杰伦・格林、范弗里特等球员创造出更多的空位三分机会;而当对手忌惮火箭外线投射,选择扩防时,申京与小史密斯又能利用身高优势,在二次进攻和篮下补篮方面大做文章。

然而,双塔战术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小史密斯在提升中距离投篮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自己在防守端的表现,尤其是在与对手内线球员的对抗和篮板球保护方面,要与申京形成互补。申京自身也需要在休赛期持续打磨技术,提升自己在面对高强度防守时的进攻稳定性,以及在防守端的脚步移动速度和协防意识。

新赛季的火箭,在双塔战术的蓝图下,已然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画卷。小贾巴里・史密斯的转型之路,承载着球队内线进攻空间拓展的重任;阿尔佩伦・申京的持续成长,则是火箭在内线建立统治力的基石。当二者完美融合,或许火箭将在新赛季的征程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崛起于西部豪强林立的赛场,向更高的荣誉发起冲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