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新晋萌宠打卡记:26米”搭搭”的上海奇幻漂流日

清晨七点的黄浦江畔,晨雾还未散尽,一抹亮眼的黄色身影已悄然出现在外滩观景台。26米高的乐高巨型人仔”搭搭”挥动着塑料质感的机械臂,向陆家嘴的天际线热情招手——这个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走出的”小巨人”,正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漫游。

第一站:外滩的时空对话

“搭搭”的首站选在外滩,这个浓缩上海百年历史的舞台成为它最合适的开场。当巨型乐高人仔的脚掌刚踏上观景平台,晨练的老人举起了手机,游客们发出惊叹:”快看!这是活的乐高积木!”在阳光照射下,”搭搭”身上数百万块微缩积木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与身后陆家嘴的玻璃幕墙形成奇妙反差——一边是代表工业时代的实体积木,一边是象征数字未来的金属森林。

最有趣的互动发生在与海关大楼钟声的”合奏”中。当整点钟声响起时,”搭搭”突然转动头部,用夸张的塑料手指模仿敲钟动作,引得围观人群哄笑。有摄影师捕捉到这一画面:巨型人仔与百年钟楼同框,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即兴表演。

第二站:武康路的童话奇遇

转战海派文化地标武康路,”搭搭”瞬间切换成文艺模式。在武康大楼前,它踮起脚尖(尽管这个动作对26米高的巨人来说略显笨拙)与彩色阳台合影;路过老式弄堂时,好奇地探头张望晾晒的被子,引得二楼阿婆笑着挥动锅铲打招呼。

最动人的场景发生在街角咖啡馆。店主自发推出”搭搭特饮”——杯垫印着乐高积木图案,拉花是迷你版人仔造型。”我们小时候都玩乐高,现在它成了城市明星!”店主王女士的话道出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当”搭搭”用机械臂接过咖啡(当然只是摆拍),社交媒体上#搭搭喝咖啡#的话题已收获十万点赞。

第三站:豫园的国潮新玩法

午后,”搭搭”化身传统文化体验官。在九曲桥畔,它戴上工作人员特制的虎头帽,学着老茶客的样子端起盖碗茶;面对城隍庙的微缩模型,竟试图用手指”搭建”一座更小的塔楼,虽然积木总是滑落,但认真专注的模样萌化全场。

最惊艳的莫过于夜幕降临后的灯光秀。当豫园灯会的传统花灯亮起,”搭搭”胸前的LED灯带同步闪烁出金色光芒,古老灯笼与现代光影技术在此刻达成完美共鸣。有游客感慨:”这是科技与传统的拥抱,就像上海这座城市本身。”

幕后故事:移动的地标经济学

这场看似即兴的漫游背后是精心策划的城市营销。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市场总监李薇透露:”‘搭搭’的行程参考了大数据分析的热门打卡点,每个地点都经过安全评估。”据悉,其移动路线覆盖商业区、文化区和居住区,旨在让不同群体感受”乐园就在身边”。

社会学家指出,这种”行走的地标”现象反映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趋势。”传统地标需要游客主动抵达,而’搭搭’主动走进市民日常,创造了更鲜活的城市记忆点。”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教授张明说。

未完待续的都市童话

夜色中的”搭搭”站在人民广场音乐喷泉旁,身后大屏幕循环播放着上海乐高乐园的宣传片。当零点钟声敲响,它突然蹲下身,用积木拼出一个歪歪扭扭的”沪”字——这个充满童趣的告别仪式,被无数手机镜头永远定格。

这场持续12小时的都市探险,不仅让”搭搭”收获了百万级曝光,更让上海展现出游戏化、互动化的城市魅力。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原来我们的城市,也可以是这样可爱又充满想象力的样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