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一位怀孕38周的准妈妈因食用冰箱中冷藏的熟食后感染李斯特菌,最终不幸流产。这起事件再次将这种被称为”冰箱杀手”的致命细菌推到公众视野。
一、接连发生的悲剧
这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遭遇:”怀孕38周,一直很小心饮食,没想到从冰箱拿出的熟食竟然让我失去了宝宝…”据她描述,食用后出现高烧、腹痛等症状,送医后被诊断为李斯特菌感染,虽经全力抢救,但胎儿已无法保住。
类似悲剧并非个例:
- 2025年4月:苏州一位35岁孕妇因食用冰箱中存放的沙拉后出现高热、寒战,最终导致胎死腹中;
- 2025年3月:上海一名68岁老人食用冰箱中的剩饭后出现严重腹泻、意识模糊,送医后确诊李斯特菌感染,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
- 2025年2月:杭州一位孕妇因饮用冰箱中开封的酸奶后出现败血症,胎儿早产后夭折。
二、李斯特菌:潜伏在冰箱中的”隐形杀手”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肠道中。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建国介绍:”这种细菌最可怕的特点是它能在低温环境下存活甚至繁殖,冰箱冷藏室(4℃左右)正是它的’温床’,因此被称为’冰箱杀手’。”
主要特点:
- 耐寒性强:可在0-45℃范围内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30-37℃,但在4℃仍能缓慢繁殖;
- 生存力强:可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月,在冷藏条件下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 穿透力强: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也能穿过肠道屏障进入血液。
三、高危食品清单
李斯特菌可污染多种食物,尤其是以下高风险食品:
- 乳制品:生牛奶、软质奶酪(如布里奶酪、卡芒贝尔奶酪)、未灭菌的酸奶;
- 肉制品:生肉、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火腿)、冷切肉;
- 水产类:生蚝、生鱼片、烟熏海鲜;
- 蔬果类:生食蔬菜(如沙拉)、未经清洗的水果;
- 即食食品:熟食肉类、即食三明治、冷藏沙拉;
- 其他:冰淇淋、未经巴氏杀菌的奶酪。
四、易感人群与严重后果
李斯特菌感染对健康成人通常只引起轻微症状,但对以下高危人群可能致命:
- 孕妇: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感染;
- 新生儿: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死亡率高达20-30%;
- 老年人:易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 免疫缺陷人群:包括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静特别提醒:”孕妇感染李斯特菌后,约1/3的病例会导致流产或死胎,即使胎儿存活,也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五、如何预防李斯特菌感染?
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正确储存食物:
- 生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冷藏温度保持在4℃以下,冷冻温度保持在-18℃以下;
- 熟食在冰箱中存放不超过2天。
- 安全处理食物:
- 处理生食前后彻底洗手;
- 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生熟食品;
- 生食蔬菜水果前彻底清洗。
- 彻底加热食物:
- 从冰箱取出的熟食必须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持续2-3分钟;
- 避免食用未经加热的冷藏食品,特别是高危人群。
- 谨慎选择食品:
- 孕妇、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避免食用软质奶酪、生肉、生鱼等高风险食品;
- 选择巴氏杀菌的乳制品和经过充分烹饪的肉类。
- 注意食品保质期:
- 不要食用过期食品;
- 即使未过期的冷藏食品,如果储存不当也可能被污染。
六、感染后的应对措施
如果不幸出现疑似李斯特菌感染症状(如发热、肌肉疼痛、腹泻、恶心等),特别是高危人群,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培养等检查以确诊,并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王建国主任强调,”但对于孕妇和新生儿,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结语
随着气温升高,李斯特菌感染进入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市民,特别是孕妇、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要提高警惕,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科学储存和处理食物,共同抵御”冰箱杀手”的威胁,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小贴士:定期清理冰箱,保持冰箱内部清洁;避免将热食直接放入冰箱;尽量现做现吃,减少食物在冰箱中的存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