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成功撤离ECMO支持!”近日,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两名突发心脏骤停的年轻患者,经过72小时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两名年轻人不仅重获新生,而且恢复状况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突发危机:青春年华遭遇死神威胁
24岁的小王是南京某高校研究生,5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正在实验室加班的他突然倒地不起,意识丧失。同学发现后立即拨打120,但当急救人员赶到时,小王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急救人员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最近医院。
几乎在同一时间,19岁的大学生小张在学校操场运动时突发晕厥,校医紧急施救无效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小张被送达医院时,同样处于无心跳、无呼吸状态,情况十分危急。
两家医院评估病情后,鉴于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立即通过区域医疗协作网络联系了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
生死时速:ECMO团队上演”生命奇迹”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明在接到转诊请求后,立即组织ECMO团队待命。两例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被迅速转入鼓楼医院重症监护室。
入院时,两名患者的心脏功能已严重受损,常规抢救措施难以维持生命体征。”他们的循环系统几近崩溃,重要器官面临严重缺氧风险。”李明主任回忆道。
在这危急时刻,ECMO团队迅速行动,为两名患者分别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系统。随着ECMO机器的运转,鲜红的血液重新在患者体内循环,监护仪上的警报逐渐平息,各项生命指标开始趋于稳定。
“那一刻,我们知道我们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机会。”ECMO团队核心成员张医生表示。
精心救治:专业团队创造生命奇迹
接下来的72小时是关键期。ECMO团队24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的每一项指标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重症护理团队则提供无微不至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ECMO支持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心脏功能恢复和器官保护同样重要。”李明主任介绍,团队为两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周的治疗,两名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顺利脱离ECMO支持。随后,他们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最终完全康复出院。
家属感恩:锦旗背后的生命礼赞
“是鼓楼医院的医生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我们全家永远铭记这份恩情。”小王的母亲含着热泪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两家家属分别向医院赠送了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和”生命守护神,恩重如山”。
专家警示:年轻人猝死呈现新趋势
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王强教授指出:”近年来,年轻人猝死事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无病史、无预警、进展快’的特点,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王强教授表示,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缺乏锻炼,加上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都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因。他特别提醒:”年轻人千万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同时,王强教授强调,ECMO技术已成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技术,但成功救治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专业团队的协作和快速反应能力。”我们将继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更多患者争取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