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离异家庭儿童身心发育滞后
近日,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宋映泉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江帆在《英国医学杂志-儿科公开赛》发表研究,基于2017~2018年全国性儿童早期发展调查(覆盖上海、浙江、云南、甘肃的62,889名3~5岁儿童),发现离异家庭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能力指数总分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尤其在以下方面表现滞后:
- 身体健康(如生长发育、免疫力)
- 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读写、数理概念)
- 社交与情感(同伴互动、情绪调节、自信心)
研究指出,离婚导致的生活不稳定、单亲教养压力及情感缺失,可能是儿童发育滞后的关键因素。
既往研究佐证:离婚的多重负面影响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该结论与既往研究一致,离婚对儿童的影响体现在四个层面:
- 心理:自卑、焦虑、自我否定,长期可能引发心理障碍。
- 健康:生活动荡、单亲照顾不足影响生理发育。
- 行为:易出现反抗、社交孤立等适应问题。
- 学习:注意力分散、学习动力不足。
完整家庭中的争吵同样有害
杨健强调,持续的家庭冲突对孩子的伤害可能甚于离婚本身,表现为:
- 模仿父母争吵模式,难以建立健康人际关系;
- 长期恐惧家庭破裂,导致缺乏安全感;
- 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业表现。
降低伤害的关键:父母如何妥善处理离婚?
若决定离婚,杨健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儿童:
- 避免仇恨教育:不向孩子灌输对另一方的负面情绪。
- 保障探视权:确保孩子与父母双方保持稳定联系。
- 清晰解释原因: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说明“离婚是父母的事,与孩子无关”。
- 谨慎重组家庭:优先选择有良好教养能力的伴侣,避免二次伤害。
核心观点
- 离婚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但稳定的情感环境比婚姻形式更重要。
- 父母应优先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沟通、合作减少冲突,而非单纯维持表面完整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