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辽宁男篮核心后卫赵继伟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引发广泛讨论。面对“一人一城”的话题,他既未豪言承诺终老辽篮,也未否定未来变数,而是以“珍惜当下”为基调,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回答:“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段一人一城佳话的话,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番表态背后,是赵继伟对职业生涯的深刻思考,也是他对辽宁男篮现状与未来的理性审视。

一、续约背后的忠诚与隐忧
2025年8月25日,赵继伟在30岁生日当天与辽宁男篮签下一份4年D类顶薪合同,这一充满仪式感的签约被俱乐部称为“最好的生日礼物”。从2013年升入一队至今,赵继伟已为辽篮效力12个赛季,从“鞍山保罗”成长为两届总决赛MVP,其大局观和组织能力被视为球队的“战术大脑”。续约时,外界普遍认为这将是一份“终老合同”——毕竟4年后34岁的他大概率步入职业生涯末期。然而,赵继伟的近期言论却透露出对“一人一城”的谨慎态度。
这种矛盾源于辽篮近年来的阵容动荡。2024年郭艾伦离队,2025年张镇麟转会,付豪、王岚嵚等主力亦深陷交易流言。球队管理层以“拆散阵容”为代价的重建策略,显然动摇了赵继伟对未来的信心。他在采访中直言:“我还不想四年以后就退役,等着瞧吧。” 这既是对自身状态的自信(“只要能力达到要求,就会义不容辞为国效力”),也隐含了对球队竞争力的担忧——若辽篮失去争冠实力,一名老将的忠诚是否应凌驾于职业追求?
二、珍惜当下的双重含义
赵继伟的“珍惜当下”并非空洞口号,而是贯穿其职业生涯的行动准则。
- 赛场上的即时贡献:2023年季后赛,他虽因投篮失常(单场三分7投0中)陷入低谷,却以10次助攻串联全队,被解说誉为“国内控卫天花板”。赛后他发文“珍惜打球时光”,将失利转化为自我鞭策的动力。
- 国家队的责任担当:2024年中国男篮低谷期,他公开表态“只要国家需要,永远义不容辞”,即便深知自己“四年后状态未知”,仍愿为复兴使命全力以赴。
- 人生的无常感悟:2025年赴美训练期间,他在科比雕像前的感言“曾经有机会见面却错过”,进一步强化了“把握当下”的人生哲学。
这种态度也反映在他对争议事件的回应中。2025年男篮兵败日本后,赵继伟因朋友圈怒斥“蹭流量人士”引发轩然大波,但随后他澄清矛头并非指向个人,而是针对“抹黑中国篮球的群体”。这一事件展现了他对原则问题的强硬,却也强调“理性吃瓜”的克制,恰是“珍惜当下声誉与团队荣誉”的体现。
三、一人一城的现代困境
赵继伟对“一人一城佳话”的向往与保留,折射出CBA职业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
- 理想层面:辽篮视他为“队魂”,球迷期待他成为“辽宁篮球旗帜”,4年顶薪合同也被解读为“终老承诺”。赵继伟本人也承认,若能成就这一美谈将“非常了不起”。
- 现实考量:职业体育的残酷性不容忽视。辽篮近年交易频繁,阵容稳定性存疑;而赵继伟作为老将,未来若面临“无冠重建”,是否应牺牲竞技追求?他坦言:“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暗示球员与球队的双向选择需动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赵继伟的模糊表态并非缺乏忠诚。相反,他对辽篮的感激溢于言表:“感激所有人”,且续约时主动配合生日官宣的仪式感。这种“不承诺终身,但全力以赴当下”的态度,或许才是职业体育中更真实的忠诚——既珍视情感纽带,也尊重竞技规律。
在变局中书写自己的传奇
赵继伟的职业生涯恰似一场精妙的组织进攻——既有精准的长远视野,也不失应对防守的灵活变通。他的“珍惜当下”哲学,既是对科比式遗憾的警醒,也是对辽宁男篮变迁的坦然接纳。无论最终能否实现“一人一城”,他早已用12年的黄金岁月证明了自己对家乡球队的奉献。正如他所言:“努力在当下”,或许才是对职业生涯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