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于2025年9月推出的OTA升级,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从“自动化”向“类人化”迈进的关键一步。此次升级不仅涵盖了WEWA架构的全面革新、车位到车位2.0功能的场景扩展,还包括了安全性能的多维度提升和交互体验的细节优化,展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持续创新能力。本文将深入解析此次升级的技术亮点、用户体验改善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WEWA架构革新:智能驾驶的“大脑”升级
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最核心的升级在于其WEWA(World Engine + World Action)架构的全面迭代。这一架构由云端的世界引擎和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组成,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与AI决策模型优化,实现了两大突破性进展。
动态场景理解能力的提升尤为显著。传统智能驾驶系统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往往表现生硬,而基于WEWA架构的ADS 4.0能够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实时解析施工区域范围、无保护左转场景中对向车辆与行人动态、突发横穿马路行为等复杂情境。例如,在施工路段,系统不仅能识别锥桶等障碍物,还能精准判断施工区域对行车路线的实际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更合理的绕行决策;在无保护左转时,系统可模拟人类驾驶员的预判思维,通过对对向车辆速度、行人移动轨迹的分析,选择最佳通过时机,大幅提升了复杂路况下的通行安全性与效率。
更为突破的是WEWA架构的拟人化驾驶策略。传统系统在加减速、车道选择等场景中往往表现机械,而ADS 4.0通过学习海量人类驾驶员的“预判式驾驶习惯”,实现了类人化的决策逻辑。在跟车场景中,系统会基于前车速度变化趋势提前微量调整车速,避免突兀的急刹;在汇流博弈场景中,能综合评估相邻车道车辆意图与间距,选择最合适的切入时机与方式。这种拟人化策略使得重刹率降低70%,变道丝滑度提升50%,让乘客几乎感受不到传统辅助驾驶常见的“机械感”和“突兀感”。
车位到车位2.0:重新定义“最后一公里”体验
泊车场景一直是用户高频痛点,此次ADS 4.0的OTA升级推出了车位到车位2.0功能,实现了封闭场景下自动驾驶的全程覆盖。与仅支持停车场内自动泊车的传统系统不同,该功能允许用户在地图中直接选定园区、地库等封闭场景的目标车位,系统将自动规划路径并完成泊入。想象一下,当驾驶者进入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时,无需再耗费时间寻找车位,只需在车机上选择心仪车位,车辆便能自动导航至该位置并完成泊车,整个过程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这一功能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实现了园区内外导航的无缝衔接,用户进出园区时无需手动切换城区/园区界面,系统自动完成导航过渡;二是提升了动态障碍物应对能力,在泊车过程中如遇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车辆,系统能快速重新规划路线;三是新增了车位收藏与记忆功能,用户可保存常用车位位置及偏好泊入姿态(如“靠左停靠”),下次使用时即可一键直达“专属车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车位到车位2.0支持“可见即可泊”的创新交互——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实时环境渲染界面(SR)会显示周围可泊车位,用户选中后无需挂R档即可激活泊车辅助,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此外,新增的“离车泊入辅助灯语”通过HUAWEI XPIXEL百万像素智能大灯投射车辆意图(如转向方向),显著提升了自动泊车场景下的沟通效率与安全性。
安全防护体系: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
安全性能是此次OTA升级的另一大重点,ADS 4.0通过多项创新将智能驾驶安全从“被动响应”推向“主动预防”新高度。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的“五维安全”为目标,新增了十余项主动安全功能。
针对驾驶者突发状况的“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颇具人文关怀。当系统监测到驾驶者因昏厥或严重疲劳丧失操作能力时,将自主控制车辆减速、安全靠边并开启双闪警示,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这一功能在人驾和辅助驾驶状态下均可生效,体现了华为“技术服务于人”的安全理念。
在传统薄弱环节也实现了突破:**侧向防碰撞系统(LOCP)**新增对负向障碍物(如路边沟渠)的紧急纠偏能力;**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eAES)**扩展至无车道标线路口,面对突然窜出的行人或电动车可实现“边刹边让”的综合控制;泊车辅助(APA)新增了对台阶、沟渠等负向障碍物及消防箱等悬空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填补了行业空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爆胎稳定控制辅助”,当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突发爆胎时,系统能协同XMC数字底盘引擎,通过精准的制动与转向控制保持车辆稳定,避免失控,并平稳完成应急靠边。这一功能展现了华为在机械控制与电子系统协同方面的深厚积累。

交互体验升级:从功能实现到情感连接
此次OTA升级在人机交互层面也有显著提升,通过视觉、听觉、操作流程等多维度优化,使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功能,而是能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智能伙伴。
实时环境渲染界面(SR)的焕新值得称道:新增的3D路名渲染使导航信息更加直观;鱼骨线、菱形地标等特殊道路标识的识别与显示增强了环境感知度;朝霞、晚霞的动态光影效果则赋予了界面艺术美感。当系统识别到警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时,不仅会提亮车身色彩、增强金属质感,还会在中控屏同步呈现警灯动态效果,这种细节处理大大提升了驾驶情境意识。
语音交互方面,“小艺一路聊”功能实现了更自然的对话体验。在导航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询问沿途地标、景点或餐厅的背景信息,系统能结合上下文进行多轮对话,彻底改变了传统语音助手“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这种“边聊边导航”的交互方式,让长途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与中秋双节,系统还新增了节日专属壁纸,用户可在9月27日后通过中控设置启用。这种应景的设计虽是小细节,却体现了华为对用户情感需求的关注,让科技产品也有了“温度”。
产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的9月OTA升级不仅是技术迭代,更对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2025年9月,华为智驾系统累计辅助驾驶里程已突破50亿公里,这一海量数据反哺将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新闻末尾]。华为与阿维塔、东风汽车等伙伴的深化合作,正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广泛车型普及。
从技术趋势看,ADS 4.0的WEWA架构代表了“云端协同”的发展方向——云端世界引擎利用AI生成难例场景(密度达真实世界的1000倍),车端世界行为模型则实现实时决策,这种分工大幅提升了系统应对长尾问题的能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透露,2024年该部门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团队规模达8000人,这种高强度投入确保了技术领先性。
展望未来,随着ADS 4.0高速L3商用的逐步落地(ADS Ultra旗舰版已支持),智能驾驶将迈向更高阶的自动化阶段。预计到2026年,车位到车位功能将覆盖更多停车场,泊车代驾VPD支持跨层通行与代客充电,这些创新将彻底改变用户的用车习惯。
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的9月OTA升级,通过WEWA架构的智能化、车位到车位的全程化、安全防护的全维化以及人机交互的情感化,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体验。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人类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标志着我们正加速迈向“类人化”智能驾驶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