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昔日天才的陨落与漂泊

2017年NBA选秀大会上,达拉斯独行侠用首轮第9顺位选中了身体素质爆炸的后卫小丹尼斯-史密斯。新秀赛季,他交出场均15.2分、5.2助攻的亮眼数据,入选最佳新秀二阵,被视作球队未来核心。然而,随着卢卡-东契奇的到来,史密斯的角色迅速边缘化。他与东契奇的兼容性问题凸显,最终在2019年被交易至尼克斯,成为换取波尔津吉斯的筹码。
离开独行侠后,史密斯开启了NBA“流浪模式”——辗转尼克斯、活塞、开拓者、黄蜂和篮网,场均数据下滑至9.7分4.2助攻,三分命中率不足30%。2024-25赛季,他更是遭遇NBA无人问津的窘境,短暂加盟西甲皇马仅出战4场,场均仅2.8分,命中率惨淡。这位昔日的乐透秀,一度只能通过发展联盟试训寻求重返NBA的机会。
二、独行侠的温情赌注:一份非保障合同背后的考量
2025年9月19日,独行侠宣布以一年合同签回史密斯,这一操作被普遍解读为“低风险试水”。据ESPN名记Shams报道,这份合同大概率是包含Exhibit 9条款的训练营合同,薪资部分保障甚至无保障。独行侠目前15人名单已满,仅后卫布兰登-威廉姆斯持有20万美元部分保障合同,两人将竞争最后一个名额。
独行侠选择史密斯的原因有三:
- 情怀与社区纽带:史密斯是独行侠亲手选中的球员,当地球迷对他仍有深厚感情,管理层希望给这位“旧将”一次救赎机会。
- 防守即战力:尽管进攻效率下滑,史密斯在篮网时期展现的防守积极性(场均1.2抢断)符合独行侠补强后场深度的需求。
- 薪资灵活性:球队薪资已逼近第二土豪线(2.078亿美元),无法提供全额保障合同,史密斯的低价签约是无奈之举。
三、残酷的现实:从训练营到发展联盟的生存战
史密斯的回归并非童话。独行侠为签下丹特-埃克萨姆,不惜裁掉首轮秀普罗斯珀腾出名额,可见阵容调整的残酷性。若史密斯未能在训练营中脱颖而出,他可能面临两种结局:
- 被裁后加盟发展联盟:独行侠下属球队得克萨斯传奇队将成为他的下一站,通过G联赛表现争取NBA球队召唤。
- 挤掉威廉姆斯:需在季前赛证明自己仍具备NBA级别的防守和组织能力,尤其是改善三分投射(生涯29.8%)。

四、史密斯的救赎可能性:技术短板与年龄优势
27岁的史密斯仍处当打之年,但其技术缺陷明显:
- 低效投射:三分命中率长期低于联盟平均线,皇马时期更是跌至16.7%。
- 伤病隐患:近年频繁受伤导致状态起伏,上赛季在皇马仅出战8.8分钟。
不过,他的运动能力和防守拼劲仍是卖点。若能在训练营中展现转型为“3D后卫”的潜力,或许能打动教练组。独行侠随队记者Marc Stein指出,球队需要“能防守的替补控卫”,这正是史密斯的机会。
五、最后一搏的篮球梦
小丹尼斯-史密斯的职业生涯仿佛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从乐透秀到流浪者,从欧洲豪门到发展联盟,如今重回梦开始的地方。这份合同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无论最终留队还是重返发展联盟,他的故事都揭示了NBA的残酷与温情:商业联盟不会为过去买单,但总有人愿意为梦想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