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即爆,这款 “浓奶茶” 3 天卖断货,全网催上架

还没入冬,可可就先热起来了。

可可,正以意想不到的热度掀起消费潮。

8 月底,1 点点限时回归可可芭蕾,不到 3 天多地门店纷纷断货,网友 “求重新上架” 的呼声刷屏。

此外,百分茶、酸奶罐罐、周四晚、真茶屋等品牌集中上新可可饮品,甚至引发 “全网催更”。

以往 “冬季限定” 的可可为什么提前火了?

一杯难求、全网催货,可可饮品提前回归

还没入冬,可可就先热了起来。

“打了 10 家门店电话,跑了 20 多公里才买到!” 一位博主分享自己购买 1 点点可可芭蕾的经历。

今年七夕前夕,1 点点官宣限时回归可可芭蕾,消息一出立刻勾起老粉的消费热情。

这款产品的核心原料仅有可可粉与奶基底,入口是浓郁的可可风味。不少网友还自行开发隐藏菜单:加冰淇淋、奶霜、布丁、薄荷糖浆、藏青盐…… 解锁更多可可的创意喝法。

可可芭蕾上架不到 3 天,多地门店断货。

社交平台上,“点到了最后一杯”“抓住可可芭蕾最后的尾巴” 等分享随处可见,“求重新上架”“能不能常驻” 的呼声不断,买不到的网友开始 DIY 复刻,热度可见一斑。

不只是 1 点点,今年多个品牌都将目光瞄向了可可。

同样在七夕,百分茶的 “荆棘玫瑰可可锡兰” 上线即夺得销量榜首,截至目前,一直保持销量前三。

周四晚打造 “茶与可可季”,推出 “庆苦长”“祈甜短” 两款创意饮品。品牌负责人介绍:“刚上架就冲进门店销量 TOP3。”

据了解,该系列产品还将继续扩容,一款云南熟普搭配可可的新品即将面市。

真茶屋也上架了醇香可可系列,其中的可可香橙冰,采用 “可可粉 + 鲜橙” 的搭配,酸甜冰爽解腻,被网友视为 “神仙 CP”。

酸奶罐罐回归薄荷巧克力酸奶昔,还推出轻巧酸奶昔;楼下酸奶把可可搬进冷萃碗,先后上架蜜桃生巧冷萃碗、泰式海盐凤梨黑巧脆皮冷萃碗。

咖啡品牌也在推可可。星巴克的香水粉椰可可、皮爷咖啡的榛巧可可芝士拿铁,都受到了消费者追捧。

汕头精品咖啡品牌 Cafe on warm 推出天然可可系列,包含茉莉乳酪冰可可、蓝莓乳酪冰可可、燕麦黑巧可可 3 款饮品,还上新配套周边 “可可线香”,营造沉浸式体验。

可以明显感受到,今年可可饮品的上架时间比往年更早,品牌集中发力,市场反馈热烈。

打破刻板印象,可可正在变 “轻”、变 “有趣”

很长一段时间里,可可都被看作是 “冬季专属”“高热量”“重口感” 的多巴胺饮品。

但我发现,今年品牌们不约而同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而是让可可饮品变得轻盈、有层次、有记忆点。

水果 + 茶底,让可可变得清爽易饮

首先是通过 “水果 + 茶 + 可可” 的组合,打破可可奶的经典搭配,让可可变得更加清新易饮。

周四晚的 “庆苦长” 就是将柚子与可可结合,用水果的清新多汁平衡可可的浓郁,同时搭配抹茶,丰富层次;“祈甜短” 则是可可云顶与可可粉的双重呈现,搭配香蕉的自然甜感,再叠加奇兰乌龙茶香,整体风味更为饱满。

百分茶研发中心负责人杨世忠指出,草莓、葡萄、樱桃等酸度明显的水果,与可可风味相得益彰,也符合消费者多元的口味偏好。

茶也是平衡可可风味的关键元素。杨世忠补充道:“尤其是全发酵茶,能够较好地消解可可的腻感,提升整体适口性。”

初茶方面还提到 “放大可可本味” 的思路:优质可可本身带有果香、花香与微酸特质,可以借此实现更具品质感的饮品创新。

此前皮爷咖啡推出的 “生可可莓莓拿铁” 就采用非高温烘焙的可可,保留更多果香,与咖啡和莓果风味融为一体。

咸味、辣味登场,打开可可的风味边界

可可的风味边界也不断突破:不止于甜,还可咸、可辣。

初茶今年推出的可可海盐冰茶,将可可搭配招牌饮品海盐冰茶,俘获一众 “咸奶茶党”。

“在咸感的刺激下,可可的风味更鲜明立体,既提升了整体层次,又化解了腻感。” 初茶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在去年,OT 另茶就推出了咸可可工夫红,使用祁红工夫茶搭配加勒比黑可可,再融合喜马拉雅盐,带来微苦回甘的口感体验。

今年 OT 另茶再度创新,带来 “火辣热可可”,用可可搭配牛乳与红茶,融合烟熏风味的辣椒粉,网友评价 “热可可喝到了恰到好处的辛味和烟熏焦香,十分有记忆点。”

自带浪漫、仪式感,节日上新可可更好卖

借助流行风味与节点,可可饮品变得更有传播属性。

比如,酸奶罐罐升级回归的薄荷巧克力酸奶昔,紧跟 “薄巧” 热度,同时使用奥利奥和薄荷叶还原小盆栽,成出片利器;

初茶借 “迪拜巧克力” 的流量,推出 “超浓可可水牛乳”,在可可芝士奶盖基础上点缀开心果千丝脆,实现口感与视觉的双重突破。

可可自带 “浪漫”“治愈” 属性,今年不少品牌选择在情人节、七夕上新,更容易引发消费者共鸣,带动分享。

原料和工艺升级,可可喝起来更丝滑

针对消费者吐槽可可饮品 “粉感重”“不够丝滑” 等问题,品牌多通过原料升级和工艺优化改善。

多位研发提到,可可粉与抹茶类似,不能完全溶于水,需严格控制水温、搅拌时间和工序方法,避免结块与颗粒感,实操细节决定口感上限。

据 1 点点官方介绍,限时回归的可可芭蕾升级了可可粉,更高的可可含量让饮品更浓郁香醇,细腻粉质使口感更加顺滑。

再如初茶的超浓可可水牛乳,用风味更醇厚、乳脂含量更高的水牛乳来搭配可可,入口浓郁丝滑。

初茶方面还分享道,“选择纯可可原料,避免使用‘二合一’类预拌粉;加入炼乳制成奶盖或奶浆,能很好提升可可饮品的口感。”

“浓郁” 正流行,今年是推可可的好时机

今年,咸法酪、泰茶、米饮等 “浓饮品” 接连走红,消费者对浓郁风味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在这一趋势下,具有高辨识度、浓郁香气和丰富玩法的可可,正迎来上新契机。

杨世忠认为,可可饮品始终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看好今年秋冬的爆发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可可 “超级食物” 的认知科普,以及原料品质的不断提升,大众对可可 “高热量” 的固有偏见逐步消解。

可以看到,如今的可可,从冰饮到热饮,从奶茶到咖啡,已经跳出季节限制,变成全年都能卖的 “长青品类”,逐渐走向一种主流饮品。

你觉得哪些可可饮品有爆款潜质?欢迎来留言区一起讨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