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 30 亿,湖南夫妻干出一个 IPO

近日,港交所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一家深耕家用医疗器械多年的品牌重回资本焦点。可能你没听说过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可孚医疗”),但你一定听说过 “背背佳”—— 这款曾经风靡全国、用于成人与青少年姿势矫正的现象级爆红产品,正是出自可孚医疗旗下。而这家企业的发展历程更像是一部 “湖南夫妻小店逆袭记”。

源于湖南一家名为 “好护士” 的医疗器械夫妻店,专营家用健康产品。这对湖南夫妻从线下小店起步,靠早年敏锐押注电商风口,一步步将可孚医疗做成了中国家用医疗器械的 “老二”,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早在 2014 年,可孚医疗便在天猫开出旗舰店,成为行业内最早 “触网” 的品牌之一。谁曾想,当初这家湖南小企业,竟凭借线上运营和全品类布局越做越大,血压计、助听器、轮椅、护理床…… 产品铺进千万家庭。2021 年,可孚医疗成功闯关创业板,募资 37 亿元,成为 “家用医疗器械第一股”。2024 年,公司营收近 30 亿元,净利润突破 3 亿。

此次可孚医疗正式公告赴港上市计划,并与华泰国际、法巴证券联手推进,步伐迅捷而坚决,显然有备而来。从湖南一家小店,到如今年入 30 亿的上市公司。若成功登陆港股,意味着这对湖南夫妻或将续写新的财富传奇。

一家小小的夫妻店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的?

故事要从这对湖南夫妻创业说起。2007 年,张敏夫妻在湖南创立了一家专门售卖医疗器械的零售店 ——“好护士”,主要涉足的领域是家用器械医疗销售。这家仅有几十平米的医疗器械小店,启动资金并不充裕,夫妻俩谁都不敢想象,十七年后,这里会走出一个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那个年代,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种类单一,销售渠道有限。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专注于医院大型设备市场,忽视了家庭健康管理的巨大潜力。这对夫妻可谓是 “高瞻远瞩”。先是在 2009 年创建自主品牌 “可孚”,随后在 2014 年电商风口来临之际,果断布局线上,成为行业最早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的企业之一。

不得不说,这一招不仅让那时名不见经传的夫妻店抓住了流量红利,还重构了家庭医疗器械的销售模式。线上渠道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上线首年,天猫店销售额就突破千万元,2015 年双十一当天,可孚医疗的血压计单品销量突破万台,一举成为类目冠军。2021 年,可孚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 37 亿元,上市时,其发行市值一度超过 200 亿元。夫妻俩估计也没想到,一家夫妻店竟然能做到如此规模。

截至 2024 年末,可孚医疗已拥有超过 700 家线下门店,产品覆盖众多药店渠道,与全国百强连锁药店中的 70 多家建立合作。其中 “健耳听力” 验配中心数量排名全国前三。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可孚医疗可以说搭建了极其丰富的产品线,其产品几乎是覆盖了家庭健康管理的所有场景。产品矩阵覆盖五大板块: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产品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制氧机、轮椅、护理床,已经发展成为面向社区家庭及基层医疗场景,在家庭护理领域,形成了品牌心智。

可孚医疗的产品开发理念紧紧围绕 “家庭健康管理” 这一核心需求,通过全品类布局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宝宝到老人,从健康监测到康复护理,公司产品几乎涵盖了家庭健康的所有环节。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个 “一张试纸测双项” 的黑科技产品。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创的 “一张试纸,一滴血,同时测血糖和尿酸” 的家用监测试制,这款产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市场爆款。

鼎鼎大名的 “背背佳” 收购案更是堪称商业传奇。2022 年,当时,可孚得知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因经营困境寻求收购时,张敏迅速组织团队展开尽调。并最终以数亿元成功收购背背佳,并使其在一年内重回行业第一宝座。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可孚医疗的产品组合涵盖超 200 个产品类别、上万个产品品规,已成功打入并持续扩大在曾经以外资品牌为主导的多个细分市场中的份额。

庞大的产品体系的背后离不开研发。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592 项,著作权 170 项,产品设计曾获得国际奖项。可以说,这家公司不光是个组装厂,而是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零到一都能自己做。

成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可孚医疗的成功,靠的是 “产品又好又全,渠道又广又灵,成本还控得牢” 这三大法宝。丰富的产品线,让可孚医疗看起来像个 “家庭健康小超市”,几乎能满足家里老老小小全部的健康需求。除此之外,可孚医疗的生意走的是线上、线下两手抓。

在电商这方面,张敏夫妻早早地铺开了阵势,2014 年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他就上天猫开店了。接着,京东、抖音、小红书…… 你能想到的电商平台,它都占好了位置,而且卖得相当火爆。尤其是在社交平台抖音上,可孚医疗简直做成了 “网红品牌”。十几个品类销量第一,二十多个类目稳居前三,在流量、趋势这方面,一点儿都不含糊。2024 年,可孚医疗光线上的销售额就接近 20 个亿,排进行业前二。

线下渠道也没落下。截至 2025 年 6 月,可孚医疗在全国拥有 738 家线下门店,其中包括 689 家 “健耳听力” 验配中心,服务网络覆盖广泛。服务网络铺得又广又深。还和全国 70 多家主流连锁药店合作,产品进了超过 20 万家药店,只要想买家用健康医疗产品,转角就能遇到他们的产品。再加上近 200 家经销商帮忙推货,可孚医疗的产品真是 “上天入地”,哪都能触达。线上引来关注,线下提供服务,两边互相带动,不愁没有生意。

可孚医疗不仅注重销售渠道的广度,更注重服务能力的深度。特别是助听器验配中心,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而配置这种专业服务能力,可以说也构成了成了可孚医疗生意的重要竞争壁垒。虽然说可孚医疗的客户相对集中,但好在销售渠道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一风险冲淡了不少。

再来看赚钱能力。可孚医疗这几年的收入一直很稳。财务数据显示,可孚医疗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年收入稳定在 30 亿元左右,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约 29.83 亿元。更亮眼的是利润一直涨。公司毛利从 2022 年的约 11.3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15.47 亿元,毛利率显著提高。这一变化表明公司要么成本控制得更好,要么更高利润的产品销售占比提升,生意质量在不断提高。

赚钱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靠三招:首先是多推利润高的产品,让产品结构优化;其次是规模做大,成本摊薄;三是供应链持续优化,管理越来越精细。可孚医疗旗下不同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健康监测类和康复辅助类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毛利率,而一些基础护理产品则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公司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随之增强。

在成本控制方面,可孚医疗也表现得很出色。公司通过规模化采购、精益生产和供应链优化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成本。再加上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都自己把控,利润率自然越做越漂亮。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 2024 年净利润突破 3 亿元,净利率达到约 10%,较 2022 年有明显提升。这盈利能力,放在家用医疗器械行业里,绝对是领先水平。

光在国内稳当还不够,这对湖南夫妻要把生意盘子做得更大,瞄准了全球市场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卷的市场,可孚医疗也有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前有欧姆龙、飞利浦等国际巨头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积累占据高端市场,后有鱼跃医疗、九安医疗等国内企业紧追不舍,使得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艰难。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紧缺、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也都是摆在面前的挑战。

所以进入 2025 年,可孚医疗明显加快了 “走出去” 的节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精准的并购布局。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先后完成了两起战略性跨境收购:一是收购上海华舟,这家公司主营基础耗材和高端敷料等压敏胶类产品,客户涵盖多家国内外头部品牌,海外收入占比超过 60%。这一收购不仅帮助可孚完善了耗材产品线,更显著提升了其境外业务比重,打开了国际代工与流通渠道。另一个是收购香港喜曼拿,这家本地连锁零售商拥有 30 家门店和 3 个足科中心,在港澳地区拥有扎实的渠道资源。这一收购明显是为了打通海外 ToC 端的 “最后一公里”,建立直面消费者的桥头堡。

这两起收购目标清晰 —— 选的都是本地资源扎实、估值合理、容易整合的对象。这反映出公司并未贸然进入技术门槛高、监管壁垒重的核心医疗战场,而是聚焦 “产品补强” 和 “渠道网络”,通过协同现有业务来提升出海能力。与此同时,可孚医疗也积极推进港股上市,构建 “A+H” 资本双平台。这步棋不仅是为了融国际的钱、方便后续海外并购,更是要借香港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全球投资者,为长期出海铺路。

但目前来看,可孚医疗的国际化才刚刚起步。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总营收接近 30 亿元,但海外收入只有 5915 万,占比不到 2%,主要布局还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欧美主流市场尚未进入。而且近年来公司业绩有所波动,2023 年净利润曾下滑至 2.53 亿元,虽然 2024 年回升至 3.12 亿元,但销售费用高达 9.73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0%。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现金流也面临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赴港上市看似是一种 “战略主动” 的预判,而非 “水到渠成” 的选择。公司需要在海外市场尚未形成稳定利润来源的情况下,同时维持国内业务的高强度投入,财务压力不容小觑。港股上市虽能提供资金和品牌支持,但国际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确定性要求更高,能否顺利获得市场认可,仍取决于可孚能否快速将海外布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总体来看,可孚医疗没有选择冒进高举高打,而是从新兴市场做起,通过收购区域品牌和渠道 “拼图式” 扩张,逐步构建国际运营能力。这种策略虽见效慢,但更稳健、容错率更高。如果能借助 H 股上市持续融资、稳步推进资源整合,或许可孚医疗有机会凭借 “消费级医疗产品 + 服务” 的模式,在全球化竞争中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