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披露,白宫国家安全体系正经历新一轮剧烈震荡。知情人士透露,总统特朗普已下令对国安会实施”外科手术式裁员”,其中针对中国及亚太事务的专职团队遭全面解散,相关岗位人员被强制遣返原单位。这一举动被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即将推行”去官僚化决策模式”的重要信号。
一夜清零:对华智囊团集体消失
美联社获取的内部邮件显示,国安会幕僚长麦科马克于上周五紧急通知全体职员,要求在30分钟内清理个人物品离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简以荣得以留任,但其麾下负责中国、日本、韩国等方向的十余名专业分析员全部被终止职务。路透社援引消息源称,此次裁员波及约95名借调专家,其中多数为语言学、国际关系领域的资深从业者。
“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总统获取专业对华政策建议的渠道。”前国安会官员马克斯·布特向CNN表示,”过去四年间,这些团队曾多次预警台海局势升级风险,如今他们的声音将被彻底压制。”
规模缩减至十分之一 特朗普欲重塑决策体系
作为冷战时期遗留的跨部门协调机构,国安会鼎盛时期曾容纳近400名职员。此次重组后,其常设人员或将压缩至不足50人,大量职能被移交国防部和国务院。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宣称:”国务院那些穿着西装的官僚们总是给我一堆限制条件,现在我要让真正懂行的人直接向我汇报。”
但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扁平化”改革可能带来严重隐患。《外交政策》杂志主编吉迪恩·罗斯撰文警告:”当总统拒绝听取专业意见时,决策将完全依赖个人直觉——这在处理核威慑、贸易战等复杂议题时极其危险。”数据显示,特朗普首任期内因绕过国安会直接下达指令导致的误判事件达17起,其中包括对伊朗核设施的突然空袭行动。
权力真空下的亚太布局
随着对华政策团队的瓦解,美国在关键地区的战略部署陷入混乱。五角大楼官员透露,原定本周举行的中美防长视频会议已被无限期推迟,而南海巡航计划却突然加速推进。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务院东亚局因缺乏国安会协调,已出现对华政策信号自相矛盾的情况——一边宣称”寻求对话”,另一边却批准对台军售升级方案。
“这就像让一群醉汉驾驶航空母舰。”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何瑞恩比喻道,”每个部门都在按自己的理解执行政策,最终结果可能与总统初衷南辕北辙。”市场对此反应强烈,亚洲股市周一开盘即暴跌3%,人民币汇率跌破7.2关口。
专家:美国或将进入”危险决策周期”
多位国际关系学者指出,特朗普的”直觉治国论”正在将美国推向前所未有的风险境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分析称:”当最高决策者排斥系统性分析时,外交政策就会变成情绪化的即兴表演。这不仅损害美国自身利益,更可能引发全球性危机。”
目前,包括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的数十位资深外交官已联名致信国会,要求启动对国安会重组合法性的审查程序。但分析认为,在共和党掌控两院的情况下,此类制衡措施恐难奏效。随着20XX年大选临近,这场持续发酵的人事地震或将重塑美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