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支付如洪水般席卷消费市场的今天,POS机——这个曾被商业界誉为”零售业革命性工具”的设备,正以每年减少约80万台的速度逐渐淡出商业舞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非现金支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联网POS机具数量为3876.2万台,较五年前的峰值6520万台减少了近4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从”标配”到”鸡肋”:POS机的尴尬处境
“现在进店消费,90%的顾客都是直接扫码付款,POS机一个月也用不了几次。”北京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店长张先生向记者抱怨道,”这台POS机还是五年前花两万多买的,现在基本成了摆设,但每月还要支付维护费和技术升级费。”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上海静安区经营一家小型服装店的李女士表示:”以前POS机是标配,没有它感觉生意都不专业。现在除了偶尔有大额消费或者老年顾客需要刷卡,几乎用不上。维护费每年还要几千块,真是浪费。”
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卡消费交易笔数较2019年下降了约35%,而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则增长了近300%。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直接导致了POS机市场的大幅萎缩。
银行与支付机构的战略调整
面对市场变化,各大银行和支付机构正在调整策略。工商银行今年3月宣布,将逐步关闭部分低效POS终端,并优化POS网络布局。建设银行则表示,将把更多资源投入到移动支付受理环境的建设中。
“我们不再盲目追求POS机数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POS机的使用效率和场景适配。”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低频使用POS的小微商户,我们推荐他们使用更经济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POS机厂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国内POS机行业龙头的百富环球(00327.HK),其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8%,净利润下滑35%。公司表示,正积极向智能终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以应对市场变化。
特殊场景下的”坚守者”
尽管市场整体萎缩,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POS机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型商超、连锁餐饮、酒店住宿等需要处理大量银行卡交易的场所,POS机依然是主要的支付受理工具。
“我们商场每天有数千笔交易,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通过银行卡完成的。”北京某大型购物中心负责人表示,”虽然移动支付很方便,但对于一些商务人士和企业采购来说,刷卡仍然是他们的首选。”
此外,在跨境支付场景中,POS机也保持着一定的市场需求。随着出境旅游和跨境电商的发展,支持多种外卡支付的POS机仍然受到商户欢迎。
转型与升级:POS机的未来之路
面对市场萎缩,POS机行业正在寻求突破。一方面,厂商们正在将传统POS机升级为智能终端,集成更多功能,如会员管理、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等,以提高其商业价值。
“现在的智能POS已经不仅仅是支付工具,而是商家的数字化经营助手。”某POS机厂商技术总监表示,”通过我们的系统,商家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优化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一些厂商开始探索海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的POS机厂商正在积极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对传统POS机仍有较大需求。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表示:”POS机不会完全消失,它将在特定场景和特定人群中继续发挥作用。未来,POS机将更加智能化、专业化,成为商户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
从当年的”革命性工具”到如今的”逐渐边缘化”,POS机的兴衰折射出中国支付行业的巨大变革。在这个移动支付主导的时代,POS机正在寻找自己的新定位,而这场转型与升级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