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监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涉组合仪表故障、玻璃粘合隐患及灯光失效问题
2025年5月24日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召回公告,涉及奥迪、沃尔沃、讴歌三大品牌共计149,704辆汽车,因不同安全隐患问题启动召回。其中,部分案例由监管部门主动介入调查后实施,凸显车辆安全问题的紧迫性。
一、一汽-大众奥迪:13.4万辆国产及进口车型因仪表故障召回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宣布,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 国产奥迪A6L:生产日期为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12月9日,共计100,899辆;
- 进口奥迪A6/A7/A8L/Q7/Q8/S6/S7/S8:生产日期为2020年7月2日至2021年5月10日,共计33,024辆。
问题根源:车辆组合仪表控制单元软件存在缺陷,当检测到特定故障时可能强制关闭显示屏,导致驾驶员无法获取发动机转速、车速、挡位等关键信息,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背景:此次召回系国家市监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要求企业采取的措施,反映监管对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安全的重视。
二、大庆沃尔沃:1.2万辆国产S60/S90因玻璃粘合问题召回
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召回:
- 国产沃尔沃S60:生产日期2024年9月12日至12月16日,共6,973辆;
- 国产沃尔沃S90:生产日期2024年9月12日至12月17日,共5,492辆。
隐患细节:部分车辆使用的玻璃胶材质粘性不足,导致前挡风玻璃或侧窗与车身粘合不牢。在碰撞事故中,玻璃可能脱落,增加乘员受伤风险。
行业观察:近年来,汽车轻量化设计对密封材料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召回暴露了供应链材料质量控制问题。
三、广汽本田讴歌:3,316辆进口MDX因灯光故障召回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起召回:
- 2014-2017款进口讴歌MDX:生产日期2013年9月4日至2017年8月17日,共3,316辆。
故障表现:行李箱尾盖灯密封垫设计或制造缺陷,可能导致进水失效。极端情况下,车辆位置灯、牌照灯及内饰灯均无法点亮,夜间行驶时无法向后方车辆传递信号,增加碰撞风险。
历史关联:讴歌近年多次因电气系统问题召回,反映其质量管控体系需进一步优化。
召回影响与消费者应对建议
- 主动响应:涉事车企已通过官网、经销商等渠道通知车主,建议用户尽快预约检修。
- 安全提示:仪表失灵或灯光故障车辆应避免长途驾驶,临时可通过仪表盘故障灯判断系统状态。
- 监管意义:此次大规模召回体现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完善,监管部门对智能汽车、新能源车等新技术领域的缺陷防控力度持续加强。
专家观点: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中,软件与材料安全成为新挑战。企业需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而消费者也应关注召回信息,及时维护权益。
(综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及企业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