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校园”牙签弩”暗藏杀机,已有多名学生受伤!

近日,一种名为”牙签弩”的危险玩具在中小学校园悄然流行,引发了家长和教师的广泛担忧。这种看似小巧的玩具实际上威力惊人,能够轻易射穿纸张、气球,甚至造成人体伤害。

小小玩具,大大危险

“牙签弩”是一种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微型弓弩,外形酷似玩具,但威力不容小觑。它可以使用牙签、针头或金属针作为”箭矢”,射程可达5-10米,且精准度较高。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玩具的制作材料极易获取,价格低廉,在网上和部分小商品市场都能轻易买到。

“我儿子跟我说,他们班上有同学带了’牙签弩’,能在课间’比赛’看谁射得准。”北京朝阳区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李女士忧心忡忡地说,”我立刻检查了他的书包,幸好没有发现这种危险玩具。”

伤害案例频发,安全隐患惊人

近年来,因”牙签弩”造成的意外伤害事件屡见不鲜:

  • 杭州某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在课间玩耍时,被同学用”牙签弩”射中右眼,造成角膜划伤,视力从1.0骤降至0.3,医生表示可能留下永久性损伤。
  • 广东东莞:一名10岁男孩在玩耍时不慎被”牙签弩”射中手指,金属针深深刺入指骨,造成严重感染,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 四川成都:某中学两名男生在操场”比试”牙签弩威力,其中一人的”箭矢”反弹后击中另一名学生的喉咙,虽未造成致命伤,但引发了全校对这种危险玩具的清查行动。

为何屡禁不止?

尽管教育部门和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携带危险玩具,但”牙签弩”依然在校园内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1. 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网上有大量教程教授如何用简易材料自制”牙签弩”,有些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工具。
  2. 隐蔽性强:这种玩具体积小,外形类似普通文具或玩具,不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3. 学生好奇心强:许多学生出于好奇或追求刺激的心理,明知危险仍要尝试。

“我们老师每天都在强调不能带危险玩具来学校,但总有学生偷偷玩。”深圳某小学班主任王老师无奈地说,”上周就没收了三个’牙签弩’,都是学生自己用塑料片和橡皮筋做的。”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教育专家指出,这类危险玩具的流行反映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平台监管缺失:许多制作教程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部分创作者甚至以”创意手工”为名推广这类危险玩具。
  2. 家庭和学校安全教育不足:部分家长和教师对新型危险玩具的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3.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目前对这类危险玩具的生产、销售和传播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处罚措施。

“平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视频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表示,”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防范?

针对”牙签弩”等危险玩具的流行,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家长应提高警惕: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和文具,发现可疑物品立即没收并教育。
  2. 学校加强管理:开展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危险玩具的危害;加强课间巡查,及时发现并没收危险物品。
  3. 社会共同监督:鼓励公众举报生产和销售危险玩具的商家;呼吁网络平台下架相关教程和商品信息。
  4.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危险玩具的明确管理规定,从源头上遏制其流通。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李女士说,”作为家长,我们既要提高警惕,也要积极与学校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温馨提示:如果您发现孩子拥有或接触过类似”牙签弩”的危险玩具,请立即没收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必要时可向学校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