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纯电玩家转身做增程:智己”恒星”技术如何重构市场规则?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路线的”路线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一则消息引发了行业震动——曾以纯电身份出道的智己汽车,近日在上海正式发布”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宣布强势进军增程式电动车市场。这一动作,与理想汽车转向纯电、蔚来坚持换电并断言”增程没有未来”的行业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外界不禁疑惑:当纯电浪潮席卷而来时,智己为何要”逆向”布局增程?

背靠上汽的”技术底牌”:从电池到增程器的硬核突破

作为上汽集团孵化的”新势力”,智己的增程技术从诞生起便自带”国家队”光环。此次”恒星超级增程”的核心突破,正是依托上汽在全产业链的技术积淀,联合宁德时代等顶尖供应商完成的系统性创新。

最受关注的当属其搭载的66kWh超级骁遥MAX电池。这款由宁德时代专为增程场景定制的”巨无霸”电池,不仅将纯电续航里程推升至450+公里(CLTC工况),更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实现了”一周一充”的城市通勤自由。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现场透露:”这是目前行业最大的增程专属电池,66度电的容量设定绝非偶然——它精准覆盖了主流城市用户90%以上的日常出行需求。”实测数据显示,这块电池在-10℃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工作,配合专属的”低温畅行模式”,起始充电功率仍可达170kW,彻底消除了用户对冬季续航缩水的焦虑。

如果说大电池解决了”能不能跑”的问题,那么增程器的技术突破则回答了”怎么跑得省”的核心命题。智己采用的Zephyr 1.5T专用高效发动机,堪称上汽传统动力技术的”集大成者”。通过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废气能量利用率提升18%)、深度米勒循环、宽域废气再循环(热效率提升2.09%)以及四阶缸孔变形控制(加工精度提升50%)等四大技术加持,其热效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最终将亏电油耗压缩至5.32L/100km,较当前主流增程车型降低23%。”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达标,而是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智己CTO项娇在发布会上坦言,团队曾为0.1L的油耗优化反复调试,”因为用户每公里省下的不仅是油钱,更是对技术信任的积累。”

直击五大痛点:从”妥协品”到”理想型”的认知重构

在增程式电动车的用户调研中,”续航虚标””动力衰减””充电缓慢””噪音扰民””能耗偏高”被反复提及,这些痛点甚至让部分用户将其视为”过渡方案”。而智己的”恒星超级增程”,正是针对这些”老大难”问题逐一拆解。

首先是”续航焦虑”。通过66kWh大电池+高效增程器的组合,系统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500公里(CLTC工况),真正实现”说走就走”。更关键的是,即便电量低至16%,系统仍能100%满足电机全功率输出需求,彻底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型”亏电即疲软”的尴尬。其次是”充电等待”。搭载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后,其峰值充电功率达268kW,15分钟即可补充310公里续航,起始充电功率较传统增程车提升263%,”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体验不再是纯电车的专属。

在用户最易感知的NVH(噪声振动)表现上,智己的技术团队展现了”偏执级”的追求。其自研的高效大功率增程发电系统采用同轴直连设计,实现零损耗动力传递;通过对增程器运行状态的精准控制,介入时的噪音差控制在0.5dB以内(人耳几乎无法分辨)。发布会上,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的”引擎盖搭积木”实验——在增程器全负荷运转状态下,积木仍能稳稳立在引擎盖上——直观印证了其静谧性已达到豪华车级别。

更值得关注的是,智己并未将增程视为”纯电的退而求其次”,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让其具备超越纯电的体验。例如,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其专属模式能快速将电池升温至20℃恒温状态,配合电池预加热技术,有效缓解了纯电动车”天一冷就掉电”的痛点;而在长途出行时,增程器的持续供电能力又能避免纯电动车”找充电桩”的焦虑,真正实现”全场景无忧”。

双轮驱动战略:不是”自己抢自己市场”,而是”做大新能源蛋糕”

尽管智己此时入局增程引发热议,但其并非放弃纯电赛道。智己CMO李微萌明确表示:”增程与纯电是双轮驱动的战略关系,不是分蛋糕,而是共同做大市场。”她解释道,当前新能源市场的核心矛盾并非”纯电与增程谁更好”,而是”如何让更多用户愿意选择新能源”。数据显示,仍有大量潜在用户因里程焦虑、补能不便等问题对新能源车持观望态度,这部分”增量用户”正是智己增程车型的目标群体。

按照规划,智己将在年内推出新一代LS6,该车型将同时提供增程版与纯电版。李微萌对其市场表现充满信心:”新一代LS6要做的是’家庭用户自己爱开、家人爱坐’的智能大五座SUV。”这意味着,增程版本将主打”无续航焦虑的家庭出行”场景,而纯电版本则聚焦”城市通勤+偶尔长途”的精致需求,两者形成互补而非竞争。

对于外界关心的”为何选择增程而非插混”,李微萌给出了技术逻辑:”技术是手段,体验是目的。”她指出,增程方案(大电池+增程器)相比插混(小电池+发动机直驱),在馈电状态下更能保持电驱的平顺性、动力响应与静谧性,这与高端智能化中大型车的用户需求高度契合。而智己的技术优势,恰恰在于将增程的”短板”(如油耗、噪音)逐一补齐,同时放大了其”长板”(如纯电驾驶体验、补能灵活性)。

增程的”第二春”,需要怎样的破局者?

从理想汽车早期的”增程式代表”到如今”转向纯电”,从蔚来的”增程没有未来”到智己的”超级增程”入局,新能源行业的路线之争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展开。智己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本质上是一次对增程式电动车的”重新定义”——它不再是”纯电不够用时的妥协方案”,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成为”无短板的理想型”。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关键节点,市场需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路线对立,而是更多像智己这样”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突破。当”恒星超级增程”真正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补能焦虑与体验焦虑时,或许我们终将明白:所谓”路线之争”,最终都会回归到”如何让用户用得更爽”的本质。而这,或许才是智己入局增程的最大意义——不是颠覆谁,而是让新能源车离”完美出行工具”更近一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