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雷诺集团的权力交接引发行业关注——这位新掌舵者,是被称作”雷诺中国先生”的福兰。这位在雷诺体系深耕23年、三分之一职业生涯扎根亚太的老将,带着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全球视野,正式扛起集团转型加速的大旗。他的上任,不仅是个人职业轨迹的跃升,更标志着雷诺在”Renaulution”战略深化期的关键转折:以中国为生态引擎,重构从汽车制造商到”科技-能源-出行”整合者的进化路径。

从政策智囊到亚太操盘手:一个”中国通”的成长注脚
福兰的职业履历,堪称一部”全球化精英养成史”。早年出身法国经济与财政部,入选法国矿业团(Corps des Mines)的他,本可在政策制定领域稳步攀升,却选择投身产业一线。2002年加入雷诺后,他从葡萄牙、俄罗斯到韩国,再到中国,用23年时间织就一张覆盖亚欧大陆的运营网络。尤其在中国的8年深度驻扎(2016-2023),让他从雷诺中国及亚太区首席运营官,到兼任东风雷诺总裁,再到集团国际业务发展负责人,最终官至首席采购、合作伙伴与公共事务官——每一步都深深烙下中国市场的技术印记与生态密码。
这种”中国通”的身份,让福兰对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有着远超同侪的认知。”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供应链效率的标杆地。”曾在内部会议中,他如此向团队阐释。而这种认知,恰是雷诺转型的关键——当全球车企都在争夺电动化、智能化制高点时,中国已从”制造中心”升级为”生态中心”,谁能深度绑定这一生态,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中国生态:雷诺转型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0年,雷诺发布”Renaulution”战略,提出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者”转型的三步走路径。彼时,多数人将目光聚焦于欧洲市场的降本增效,却忽略了福兰主导下的中国布局——那才是雷诺转型的真正”发动机”。
在武汉经开区,易捷特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生产线昼夜运转。这家由雷诺、东风与日产共同持股的合资企业,凭借中国供应链的极致成本控制能力,将达契亚Spring微型电动车打造成欧洲市场的”价格屠夫”:85%的零部件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起售价不足2万欧元,上市三年销量突破18万辆,成为欧洲纯电市场的”国民神车”。这不仅是雷诺在中国的成功,更是中国生态反哺全球市场的典型案例——用中国供应链的效率,重构雷诺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如果说易捷特是”供应链降本”的典范,那么与吉利合资的动力总成技术公司Horse浩思动力,则是”技术协同”的标杆。这家由雷诺与吉利各持股50%的企业,依托中国在三电系统、智能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不仅为雷诺在欧洲市场供应高效能动力总成,更反向输出技术至吉利旗下品牌。2023年,浩思动力法国杜埃工厂投产的首批电池,已搭载于雷诺R5电动车,标志着中法技术协同进入量产落地阶段。
在福兰的推动下,雷诺在中国的生态网络越织越密:与远景动力的电池技术合作、与宁德时代的智能化电池研发、与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探索……这些布局不是简单的”资源交换”,而是构建”中国研发-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新型产业链模式。最直观的成果,是上海ACDC研发中心的落地——这个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的机构,不仅将新车研发周期从4年缩短至16个月,更通过整合中国供应商资源,让雷诺下一代纯电小型车Twingo的成本降低了30%,续航提升了20%。

数据说话:转型成效背后的”中国动能”
2024年的财报,为雷诺的转型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全球销量226万辆,收入562亿欧元,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43亿欧元,净收入28亿欧元,同比增长21%;汽车业务净现金达71亿欧元,较上一财年几乎翻倍。这些数字的背后,中国生态的贡献功不可没——达契亚Spring在欧洲的热销,让雷诺在10万欧元以下纯电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Horse浩思动力的电池供应,为雷诺节省了约15%的动力系统成本;ACDC研发中心的技术输出,让雷诺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8%跃升至2024年的22%。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虽受全球芯片短缺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净利润5亿欧元,自由现金流仅4700万欧元),但雷诺营收仍保持2.5%的增长,汽车业务营收增长0.5%。更值得关注的是,福兰主导的产品计划正在加速落地:2025年将推出7款新车和2款改款车型,覆盖从小型车到中型SUV的全品类,其中基于中国技术开发的A+级纯电轿车已进入欧洲路试阶段,预计2026年上市。
挑战与破局:福兰的”长期主义”棋局
站在转型深水区,福兰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竞赛进入白热化,特斯拉、比亚迪等新势力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欧洲市场的电动化补贴退坡,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要求愈发苛刻;供应链的地缘政治风险,让中国生态的”全球协同”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但福兰的底气,恰恰来自于他对中国生态的深度理解与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我们不会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聚焦可控因素——强化与中国伙伴的技术绑定,优化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他看来,雷诺的转型不是”追赶游戏”,而是”生态重构”:通过中国的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与制造效率,打造”高价值-低成本”的产品矩阵,最终在全球市场建立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
正如福兰在就职演讲中所言:”雷诺的未来,在于将中国的创新活力与全球的汽车产业经验深度融合。这不是选择,而是生存法则。”当这位”中国先生”执掌雷诺帅印,这场以中国为支点的全球转型突围战,或许才刚刚进入高潮。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生态的深度赋能,雷诺离”下一代汽车公司”的目标,正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