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菲菲再揭旧伤疤:等了三年的道歉,为何成了”利用”的遮羞布?

7月的北京,蝉鸣裹着暑气漫过街头。7月18日深夜,一则”孙菲菲再谈剧组暴力事件”的长文,在社交平台掀起不小的波澜。这篇由当事人亲自执笔的文字,没有激烈的措辞,却字字带着未愈的伤痕——她不仅再次还原了13年前被剧组暴力对待的至暗时刻,更将矛头直指当年的”关键人物”王阳:三年前的一次私下联系,最终被证明不过是”掩盖事实、再次利用”的戏码;而她苦等了三年的道歉,至今石沉大海。

被遗忘的”站队者”:当年的沉默,成了今日的刺

时间倒回2012年。那场轰动娱乐圈的”剧组暴力事件”中,孙菲菲因坚持维护剧组场工权益,被副导演当众掌掴、工作人员推搡致伤的画面,曾登上多家媒体头条。事件发酵时,她曾在采访中隐晦提及”某些工作人员试图调解,但我坚持要个说法”。而彼时作为同组演员的王阳,在舆论最汹涌时接受某娱乐周刊采访,以”现场混乱,我不清楚具体情况”为由,将矛盾焦点引向”剧组管理问题”,未对孙菲菲的遭遇作出任何声援。

“现在回头看,他的’不清楚’,其实是最清楚的。”孙菲菲在文中写道。据她透露,事件平息后,王阳曾私下向她表达过”当时压力大,怕影响发展”的歉意,但始终回避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作为同组演员,为何在公开场合选择”和稀泥”而非支持受害者;二是是否清楚副导演此前对其他工作人员有过类似暴力行为,是否存在刻意隐瞒。

“他说’都是误会’,说’我当时太年轻’,可当年的我,何尝不是被’年轻’两个字压得喘不过气?”孙菲菲的语气里带着疲惫的释然,”那时我刚走红,被公司要求’别惹事’,被家人叮嘱’退一步海阔天空’,连受伤后去医院都得挑没记者的医院。可他却不一样——他的团队当时正借着我的热度谈新剧,他的经纪人甚至在事件第二天就联系我的助理,问’能不能发个声明说双方已和解’。”

2023年的”迟来电话”:道歉没等来,却等来”再利用”的证据

让孙菲菲选择此时发声的,是2023年的一次意外联系。据她描述,当时王阳通过共同朋友辗转要到她的联系方式,电话里先是问候近况,接着话锋一转:”最近有部剧要宣传,可能有人翻旧账,你能不能发个声明说当年的事已经过去了?”孙菲菲追问:”那你打算怎么处理当年的事?”电话那头的沉默持续了十几秒,随后传来一声叹息:”菲菲,都过去这么久了,咱们不提了好不好?”

“那一刻我就明白,他根本没打算道歉。”孙菲菲在文中直言,”他要的不是和解,是封口;他怕的不是旧怨,是新剧宣传期的舆论风险。”更让她心寒的是,通话中王阳反复强调”当年我也不容易””我也不想这样”,却始终没说出那句”我错了”,更没提自己在采访中”站队导演”的具体行为。

“真正的道歉应该是什么样子?”孙菲菲自问自答,”应该是在我被推搡到地上、头发被拽掉的时候,他站出来说’这样不对’;应该是在我召开新闻发布会、拿出验伤报告的时候,他递上一杯温水说’我陪你’;应该是在他后来事业有起色、接受采访时,主动提起’当年我对不起菲菲’。而不是在十年后,需要我当’安全牌’时,才想起打个电话。”

澄清”联合发声”传闻:我的每句话,都是疤上的血

此次风波中,有网友质疑”孙菲菲与事件其他当事人联合炒作”,甚至猜测”背后有团队操作”。对此,孙菲菲在文中郑重声明:”我这次发文,没有任何人授意,没有任何团队策划。那些被转发、被引用的评论,都是当年和我一起蹲在医院走廊的场工、被导演骂哭的场记、替我说话的化妆师——他们现在有的在做群演,有的回了老家,有的甚至不敢用自己的真名。”

她晒出了几张聊天记录截图:有位ID为”老周”的用户发了张泛黄的照片,背景是当年剧组的化妆间,配文:”菲菲姐,这是我当年偷偷拍的,那天你捂着脸坐在椅子上,口红蹭了一脸,还说’没事,拍完这场戏请大家喝奶茶’。”另一条来自”小夏”的消息更短:”姐姐,你说要讲真话,我举双手赞成。当年副导演打你时,我躲在门后,手都在抖。”

“我没有花钱买过一条热搜,没有雇佣过一个水军,甚至连转发都是让助理用我的私人账号手动点的。”孙菲菲的语气带着一丝哽咽,”这些年我接到过无数私信,有人说’你早该说了’,有人说’我当时也在现场’,还有个阿姨私信我:’姑娘,我儿子是你当年的场工,他去年喝酒时还说,要是菲菲姐当年被打死在剧组,他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这些声音,比任何公关稿都有力量。”

等不到的道歉,看得见的成长:有些伤,是活着的勋章

如今的孙菲菲,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推搡后躲在厕所哭的年轻演员。她转型做了制片人,投资扶持新人编剧;开了一间公益性质的表演教室,专门教打工子弟学台词;去年还资助了一名当年剧组的小场工,帮他完成了表演学院的学业。

“我不是要报复谁,也不是要博同情。”她在文末写道,”我只是想让王阳知道,也让我自己明白:有些伤害,不会因为时间流逝就自动消失;有些道歉,不是为了弥补过去,而是为了让我们都能坦然走向未来。如果他真的觉得当年的事’没什么大不了’,那至少该对我说一句’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这不是妥协,是做人最基本的体面。”

截至发稿,王阳方面尚未对孙菲菲的长文作出回应。但这场跨越十三年的对话,早已超越了个人恩怨的范畴。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娱乐圈的光鲜与阴影:当流量成为硬通货,当”大局”可以凌驾于个体之上,那些被忽视的委屈、被掩盖的真相、被利用的善意,终会在某个时刻,以最原始的方式叩响人心。

或许正如孙菲菲在文中写的最后一句话:”我不怕等,也不怕疼。我只怕,当我终于敢说出真相时,世界已经忘了,曾经有个女孩,在那个充满汗味和化妆品味的剧组里,认真地活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