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平日里烧菜时喜欢放些味精提鲜,这天正打算往菜里撒味精时,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标题赫然写着“味精有毒,长期食用会致癌!”老张吓得手一抖,味精差点撒到地上。
这可把他吓得不轻,心想自己吃了这么多年的味精,难道一直都在危害健康?晚上吃饭的时候,他郑重其事地对家人说:“以后做菜别放味精了,说是有毒,会致癌的。”
儿子却一脸不以为然:“爸,这肯定是谣言,味精都吃了这么多年了,哪有什么问题。再说了,现在很多大饭店不也用味精吗?”
老张和儿子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那么味精到底有没有毒,能不能吃呢?
一、“味精有害”传言从何而来?真相如何?
• 味精会损害健康吗?
此前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味精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致癌。
这种说法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有部分研究表明,在高温下味精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焦谷氨酸钠。于是,这个观点被一些人无限放大,导致很多人对味精产生了恐惧心理。
但实际上,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焦谷氨酸钠本身是无毒的。虽然它在味觉上会失去鲜味,但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权威机构都早已认定,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放心食用。
• 味精会导致脱发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味精吃多了会导致脱发,这也让很多人对味精避而远之。
然而,目前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够证明味精和脱发之间存在关联。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压力过大等,与食用味精并没有直接关系。
真正的原因是,味精在被人体吸收后,会参与到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最终被分解排出体外。所以,正常食用味精并不会对头发健康造成影响。
二、味精在烹饪中有哪些作用?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烹饪中具有增鲜的作用,能够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它可以弥补食材本身鲜味的不足,提升菜肴的整体风味。
在烹饪过程中,适当添加味精可以让汤品、炒菜、炖菜等更加鲜美,增加人们的食欲。而且,味精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加入即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鲜味。
同时,味精也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调味料,它可以用于各种菜肴的制作,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三、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虽然味精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摄入。
一般来说,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量不宜超过0.5克/公斤食材。对于一些本身鲜味较足的食材,如海鲜、肉类等,可以适当减少味精的用量。
此外,在使用味精时,还需要注意烹饪温度。由于味精在高温下可能会失去部分鲜味,所以最好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加入,这样可以保证味精的鲜味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痛风患者等,在食用味精时也需要谨慎。孕妇和婴幼儿的身体较为敏感,应尽量减少味精的摄入;痛风患者则需要控制嘌呤的摄入量,而味精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因此也需要适量食用。
四、科学饮食,4个建议不妨了解一下
除了味精的使用,日常饮食也需要注意科学合理,比如每天的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蔬菜、水果、肉类、谷物等都要合理搭配。
此外,还有一些饮食方面的“4不”建议,大家不妨牢记:
- 不要长期吃单一食物
长期只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应该摄入多样化的食物,以获取各种营养素。 - 不要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每餐应该适量进食,细嚼慢咽。 - 不要过度依赖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盐、糖和添加剂,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应该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 - 不要忽视饮食卫生
不洁的饮食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健康问题。在购买和烹饪食物时,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确保食物新鲜、干净。
日常饮食建议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在不同季节都要注意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让健康饮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危害身体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