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塘栖古镇,一座延续千年的运河名镇,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
仅仅一步之遥,便是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菜鸟网络智慧产业园、海康威视科技园区等数字产业园区。
从前,河的这边是斑驳古桥与百年老宅,河的那头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科技园区。如今,因为文创,这座千年古镇正焕发新生。
塘栖文创小镇入口的手工艺品市集和文化展演
2022年,杭州运河文化发展公司与当地政府联手,以”修旧如旧”理念修缮了濒临坍塌的古建筑群,引进新锐设计师品牌,开设特色文创工坊。
老宅因文脉延续而”活”,文化因创新融合而”火”。本地居民在老街开民宿,年轻人回乡创业,游客络绎不绝。曾经安静的小镇如今成了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海外游客也慕名而来,塘栖古镇重新找回了生机。
这里以”文创小镇”为定位,规划打造非遗传承基地、文化创意街区、运河艺廊等特色区域,提供非遗体验、文创消费、学术研讨、精品住宿等复合型文化服务。
人们在塘栖文创小镇体验传统手工艺
与千年运河文化的交融传承、与传统街巷肌理的自然相融、与数字经济的创新互动。自去年”五一”开放以来,塘栖文创小镇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周边店铺营业额增长超过300%。
这座古镇的”文创+”模式也推动了整个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据杭州市文化部门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大运河杭州段沿线文化景点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文创产品销售额提升近40%,许多传统工艺作坊重获新生。
种下一颗文创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从塘栖到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我们期待”文创之花”在全国各地绽放。
在塘栖文创小镇的一间数字艺术馆内,游客正在体验AR增强现实技术
守住千年运河的文化底蕴,拥抱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力。这座千年古镇证明,古老与现代不是对立而是共生,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可以和谐共存。塘栖古镇正在用”文化+科技””传统+创新”的新模式,为全国古城镇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文化学者李教授表示:”塘栖模式的最大启示在于,它不是简单复制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路径,而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数字技术创造性地融入传统文化,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极强,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找到了平衡点。”
运河畔的老匠人正在向游客展示百年传世技艺
塘栖古镇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博物馆陈列,而应是活态的文化传承。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手艺的精湛表演,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不仅能在历史建筑中漫步,还能通过AR技术”穿越”时空,感受古镇的昔日繁华。
塘栖的文创之路,不仅复活了古建筑,更重要的是复活了古镇的文化记忆和生活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活力。
游客在塘栖文创小镇品尝传统特色美食
随着塘栖文创模式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古城镇开始探索”文化+创新”的发展路径。专家预计,未来五年,全国将有超过200个古城镇采用类似的文创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开辟新的道路。
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塘栖古镇演绎出一曲动人的交响,为中国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