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

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注册护士数量连续五年保持年均8%的增速,截至2024年底已突破56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提升至4.02人,医护比优化至1:1.25,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护士队伍持续壮大,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以来,我国护理队伍实现“量质双升”:

  • ​规模突破​​:注册护士总数从2015年的324万人增至2024年的560万人,增长73%,基层护士占比提升至20.6%,彻底扭转医护比例倒置问题;
  • ​学历升级​​: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占比达78.3%,较2015年提升22个百分点,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顶尖院校护理学博士点增至12个,形成“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科学家”梯队;
  • ​能力强化​​:通过“护理岗位胜任力提升工程”,开展老年护理、重症监护等专科培训超200万人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在85%以上。

​二、服务模式创新突破,护理边界加速拓展​

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

  • ​智慧护理全覆盖​​:全国85%三级医院建成智能护理系统,5G远程监护设备覆盖1.2万个病区,AI预警系统使跌倒、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40%;
  • ​延续护理网络化​​:40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伤口换药、管路维护等7大类62项上门服务,2024年服务量突破1.5亿人次;
  • ​老年护理体系化​​:建成“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二级医院康复中心-社区护理站”三级网络,上海、山东等地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注册老年护理师达12万人。

​三、政策赋能提质增效,改革红利普惠民生​

国家层面构建“1+N”政策体系,推动护理事业系统性变革:

  • ​减负增效​​:上海推行护理文书电子化,文书书写时间压缩60%;三级医院输液自动化监测覆盖率达92%,护士日均直接护理时间延长1.8小时;
  • ​标准引领​​:发布《护理分级标准》《老年护理实践指南》等18项行业规范,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患者满意度从2019年的89%提升至2024年的94%;
  • ​权益保障​​:全国护士执业保险参保率达98%,薪酬动态调整机制覆盖85%公立医院,护士年均收入较2015年增长150%。

​四、“十五五”蓝图绘就,迈向护理强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透露,“十五五”期间将实施五大行动:

  1. ​人才扩容​​:到2030年注册护士总数突破70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5.2人;
  2. ​智慧升级​​:研发护理机器人30类,实现90%基础护理操作自动化;
  3. ​服务延伸​​:建设“15分钟护理服务圈”,家庭病床覆盖率达60%;
  4. ​学科突破​​:建设10个国家级护理临床研究中心,培育30个国际领先的护理专科;
  5. ​全球协作​​:主导制定5项国际护理标准,培养百名护理外交官。

​结语​
从汶川地震救援中的“白衣天使”,到新冠疫情中的“抗疫先锋”,再到如今智慧养老的“科技卫士”,中国护士群体始终以专业与温情守护人民健康。随着《“健康中国2030”护理专规划》的深化实施,护理事业正从“保障型”向“引领型”跨越,为全民健康筑起坚实防线。正如一位护士长所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让每个生命活得有尊严、有温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