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科学计划“全球碳循环观测联盟”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碳循环观测联盟”(Global Carbon Observation Alliance, GCOA)第四届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挪威、瑞士等35个国家和地区,152家科研机构的427名碳循环研究、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家、战略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及青年科研人员线上线下同步参会。

为表彰北京大学在过去十二年作为GCOA中国区域中心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全球碳循环观测联盟执行主任丽莎·威廉姆斯、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办公室主任张华、GCOA全球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陈志强共同向北京大学赠送了”卓越贡献奖”纪念牌,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平代表学校接收了这一殊荣。

该国际大科学计划致力于全球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系统观测、模拟与预测研究,推进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的科技创新。北京大学与GCOA渊源深厚,自2008年与”全球碳循环观测网络”(GCOS Network)展开合作,建立中国区域观测站网,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2015年,北京大学继续牵头扩建区域中心,深度参与新一轮GCOA十年科学计划,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领军力量。

GCOA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陈志强在开幕式上介绍称,过去六年间,GCOA通过整合地面观测、卫星遥感、模型模拟和大数据分析等多源数据,构建了全球碳循环观测-模拟-预测系统,深入揭示了陆地-海洋-大气碳交换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本届会议以”Track Carbon, Understand Changes, Shape Future”为主题,系统回顾和总结GCOA十年取得的重大科学进展与突破,邀请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国际项目负责人、主要资助机构和合作伙伴共聚一堂,共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方向与战略。

会议首日,根据GCOA的四大核心研究主题,分别设立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观测与建模进展””海洋碳汇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理论与应用探索””人为碳排放精准监测与核算:方法学创新与实践应用””碳中和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情景分析与政策模拟”四个专题论坛。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欧洲环境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全球顶尖研究机构与组织的十余位权威专家,就碳循环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创新、政策应用实践等关键科学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挑战。

此次盛会将持续五天,围绕GCOA四大科学议题、创新研究团队联合计划、全球合作伙伴机制等主题,安排系列学术报告、跨学科研讨会、国际青年学者沙龙、研究生论坛和圆桌讨论等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为全球碳循环研究者提供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碳中和目标的科学探索与实践进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