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角逐”开启!这所世外系学校凭实力出圈

步入五月,一年一度的留学申请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在冲击世界名校这件事上,上海的世外系学校向来表现卓越,是众多家长和学生心中的优质选择。

就拿今年来说,上海学生收获世界Top50名校offer超80枚,世外系学校独占近六成。

整体表现如此亮眼,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学生综合素质较高。

世外系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小学到中学,长期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面对留学申请中的各种挑战游刃有余。

其次,课程体系独具特色。

以上海世外中学国际部为例,该校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本土教育优势,精心打造了一套独特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科、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不仅在区级课程评选中屡获殊荣,部分课程还荣获上海市级创新课程奖项,其跨学科融合课程更是成为上海市教育改革的示范样本。

第三,卓越的教育成果与口碑吸引众多家庭。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世外系学校凭借多年来优异的升学成绩和良好的教育口碑,赢得了众多家长的青睐。其毕业生在海外名校的表现有目共睹,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追求优质教育的家庭。

顺便提醒一句,错过上一轮世外系学校“意向登记”的家庭别慌。学校将在本月底组织开放日活动,届时会有专门的招生咨询环节。建议正在考虑让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家长,趁着这个机会,去实地感受这些优质世外系学校的独特魅力。

提醒大家,已经报名预约5月20日开放日并收到短信确认通知的家长,上午9:00开始入场,9:30 – 10:30有精彩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

在上海众多世外系学校里,世外中学国际部不仅凭借卓越的学术成绩闻名,更在育人理念上有着“独门秘籍”——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星辰”,老师则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守望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成长节奏。守望者不会强行规定每颗“星辰”的轨迹,而是用心呵护,助力他们绽放光芒。

当教育不再是用统一标准衡量每个生命,一颗颗“星辰”在这片传承了世外精神的天空下,闪耀出独一无二的璀璨光芒。

01

让热爱“生根发芽”

李同学对机器人编程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从初中开始接触编程,他就立志要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进入世外中学国际部后,他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并很快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

去年,他带领团队参加了世界机器人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中学组冠军。在备赛过程中,他带领团队不断优化机器人算法,提升机械结构性能,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难题熬夜钻研。

翻开他的项目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机器人的设计思路、代码优化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张同学则对摄影充满热情。

来到世外中学国际部后,他成立了摄影社。定期组织摄影讲座,邀请专业摄影师分享经验;带领社员参加各类摄影比赛,还组织校园摄影展,展示社员们的优秀作品。

这个把“捕捉光影”当作梦想的少年自豪地说:“摄影是我表达自我的方式,我希望通过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他们的故事,恰恰印证了留学申请的核心逻辑——

比起单纯的成绩和奖项堆砌,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在热爱领域中的深度投入和独特见解。

当李同学的机器人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当张同学的摄影作品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他们的背后是世外中学国际部给予的广阔发展空间。

这种尊重个性、鼓励探索的教育环境,让世外学子们不仅学业优秀,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日复一日对热爱的追求中,他们将兴趣转化为专业能力,把学习变成一种享受,也收获了成长道路上的累累硕果。

02

探索“无边界学习”

来世外中学国际部前,王同学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总是依赖标准答案。

直到加入学校的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上海老建筑的历史变迁,她才意识到,“答案可以由自己探索”。

王同学至今记得,为了深入了解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她和团队成员走访了上海的大街小巷,采访了众多老居民,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

“过程虽然艰辛,但收获巨大。”她笑着说,“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何自主寻找答案。”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就像王同学说的,“原来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未知。”

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世外中学国际部早已深入人心。

作为上海较早推行探究性学习的学校之一,世外中学国际部从2012年起就构建了涵盖人文、科学、艺术三大领域的探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开发了60多个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课程。

《基于城市文化传承的探究性学习课程体系建设》获得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成果丰硕:有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有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有的在国内外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

如果说探究性学习是深入探索,AP Capstone则是思维的深度拓展。

赵同学至今觉得幸运:“问了一圈,很多学校国际部都没开这门课。”

在Mr. Smith的课堂上,选题和研究方法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小班教学的模式,让她能充分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深入探讨学术问题。

孙同学也谈起AP Capstone带来的“蜕变”。

这门课教会他“像学者一样思考”。“我们不仅要完成研究项目,还要撰写学术论文,进行成果展示。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却实实在在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世外中学国际部,探究性学习和AP Capstone相辅相成——前者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每个学生都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同一个问题:“我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注重实践与思维培养的教育模式,或许正是世外中学国际部课程的魅力所在——它不培养只会答题的学生,而是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未来人才。

03

每个梦想都被点亮

校园艺术节上,一群身着创意服装的学生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这场校园时尚秀的组织者刘同学笑着说,来到世外中学国际部是一种幸运。

从学生会宣传部长到国际部艺术节总策划,从创办文学社到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身兼数职的她笑着说,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都是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出来的。

在世外中学国际部,“多元发展” 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选择。

陈同学表示,世外中学国际部最大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平台。

林同学深有感触:“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提供各种机会和资源,让我们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徐同学最喜欢这里的包容氛围。“没人限定我必须走哪条路,而是鼓励我在不同领域尝试,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周同学的那份自信。“我没有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刘同学总结道:“因为学校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分配给每个人的资源和机会也会更多。”

这种“做自己”的自信,加上“被支持”的温暖,让世外中学国际部的每个班级都充满活力。

无论是校园活动的策划,还是课后的学术讨论,亦或是师生间的亲切交流……这些温暖的瞬间,最终汇聚成世外中学国际部独特的教育氛围: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潜能,助力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04

世外中学国际部的“育人魔力”

2025届世外中学国际部学子再创辉煌,高三92名毕业生,收获856份offer,人均近9个——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多元发展潜力,也让世外中学国际部的育人实力备受瞩目。

美国常春藤名校录取12枚,Top30名校录取率高达45%,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范德堡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

英国方向,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分别录取3人和2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G5名校录取人数更是多达20余人。

加拿大方向,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名校offer拿到手软;澳大利亚方向,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也纷纷抛出橄榄枝;欧洲方向,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顶尖学府也向世外学子伸出橄榄枝;亚洲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也纷纷录取世外学子。

藏在这份耀眼录取数据背后的,除了世外中学国际部卓越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一张覆盖全球的教育合作网络。

据了解,世外中学国际部与全球50多所知名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自2010年开展合作交流,至今已有15年历史。双方在课程共享、师生互访、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美国友好合作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教师到访

过去一学年,世外中学国际部成功举办超过30场海外名校招生官见面会,打破地域限制,让学生与招生官面对面交流。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招生官接连到访,涵盖综合大学、文理学院、艺术院校等全领域升学方向,彰显世外中学国际部与国际教育界的紧密联系。

哈佛大学招生官到访

作为上海国际化教育的领军者之一,世外中学国际部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未来人才。

这里不仅是国际教育交流的活跃平台,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教育创新论坛,学校更在2024年承办“全球基础教育峰会”会议,聚焦“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种源自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也让世外中学国际部被誉为国际化教育的典范,更让AP Capstone项目成为上海家长口中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金牌项目。

当育人成果不只是体现在名校录取数据上,而是每个世外学子都能绽放独特光芒,那么在世外中学国际部学习,就真的成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成长旅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