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面临青训体系薄弱、年轻球员成长缓慢的困境。就在国内足球界还在争论如何完善U21联赛制度之际,我们的近邻日本再次走在了前列。5月27日,日本J联赛联盟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全新U21J联赛,这一举措不仅为日本足球人才培养开辟了新渠道,更为中国足球青训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日本U21J联赛:为年轻球员提供”缓冲地带”
与中国足协强制要求中超俱乐部必须派队参加U21联赛不同,日本J联赛联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目前已有11家俱乐部确认参加首届U21J联赛,其中包括9支J1联赛球队和2支J2联赛球队。值得注意的是,J联赛并未强制所有顶级俱乐部参赛,而是给予各俱乐部自主选择权,这种”软性引导”或许比硬性规定更能激发俱乐部的积极性。
日本足球青训体系向来以完善著称。J联赛联盟表示,日本青少年球员通常在18岁前已经通过J联赛青年联赛和高中足球联赛积累了丰富比赛经验。然而,19岁高中毕业后,球员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是进入大学继续学业,还是直接踏上职业足球之路?U21J联赛的推出,恰好为这些年轻球员提供了”缓冲地带”,让他们在做出人生选择前能获得更多职业比赛经验。
赛制设计:科学培养年轻球员
首届U21J联赛将于2026年8、9月启动,采用跨年赛制,持续至2027年4月。赛事分为东西两个大区,先进行双循环大区赛,再通过季后赛决出最终冠军。这种赛制设计既保证了比赛数量,又避免了过度密集的赛程对年轻球员造成伤害。
每支球队最多可报名18名球员,允许少量低龄或超龄(U23)球员参赛,这一规定与中国U21联赛相似。但日本联赛更进一步,允许每队报名3位外籍球员(与日本足协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协会球员不占外援名额),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会提升赛事竞争水平和观赏性,同时也能让本土球员在与高水平外援同场竞技中快速成长。
对中国足球的启示:改革需要创新思维
中国足球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进青训体系建设,U21联赛的推出就是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目前的U21联赛仍存在一些问题:参赛球队积极性不高、比赛质量参差不齐、与职业联赛衔接不够紧密等。相比之下,日本U21J联赛的灵活机制和科学设计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中国足协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经验,在U21联赛推行初期采取”自愿+引导”的方式,而非强制所有俱乐部参赛。其次,赛制设计应更加科学合理,既要保证年轻球员获得足够比赛机会,又要避免过度消耗。最后,适当引入外援政策,提升赛事整体水平,让本土球员在更高水平的对抗中成长。
日本足球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在青训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务实态度值得中国足球学习。U21J联赛的推出,标志着日本足球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正在寻求突破的中国足球而言,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样本——不是简单照搬,而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性改革。
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方向和持续的努力。日本U21J联赛的成功实践,为中国足球青训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如何将其精华融入我们的体系,将是决定中国足球未来高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