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妇癌之王”:卵巢癌的隐匿威胁与防治之道

一例悲剧引发的思考

近日,一则令人扼腕的消息传来:年仅51岁的知名演员朱媛媛因卵巢癌三期医治无效离世。这一消息不仅让粉丝悲痛不已,也再次将卵巢癌这一”沉默的杀手”推到公众视野。据医学界确认,朱媛媛所患的正是卵巢癌,这种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其隐匿性强、复发率高等特点,常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隐匿的致命威胁

卵巢癌之所以如此可怕,在于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三科主任汪期明主任医师指出:”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因其隐匿性强、复发率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早期诊断困难重重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往往非常隐匿,可能仅有轻微腹胀、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据统计,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Ⅲ期或Ⅳ期,此时癌症已经扩散至盆腔外或远处器官,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卵巢癌的病灶往往广泛播散于盆腔,小而密,既往的影像学检查难以早期发现,”汪期明医生解释道,”待确诊时患者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高复发率与低生存率

卵巢癌的可怕不仅在于早期诊断困难,更在于其极高的复发率。传统治疗方案下,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30个月,70%以上的卵巢癌患者会在术后两年内复发。尽管手术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缓解率可达80%以上,但70%的卵巢癌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2年到3年内复发;70%的患者生存时间都不超过5年。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早期(Ⅰ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但晚期(Ⅲ/Ⅳ期)仅为30%左右。全球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卵巢癌因此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的多重危害

卵巢癌的危害远不止于高死亡率,其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深远影响:

  1. 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卵巢癌易通过直接蔓延、淋巴或血行转移扩散至腹膜、肝、肺等器官。
  2. 治疗难度大:手术范围广,通常需切除卵巢、子宫、输卵管等,可能影响生育和内分泌功能。部分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
  3. 术后并发症多:包括肠梗阻、腹水、恶病质(极度消瘦)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长期心理影响:生育能力丧失,年轻患者可能因治疗失去生育机会,加上内分泌紊乱,卵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会引发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等,从而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高危人群与预防策略

针对卵巢癌的这些危害,汪期明医生强调,防治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重视早期筛查。以下人群属于卵巢癌高危人群:

  • 未生育、晚育、绝经晚的女性
  •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 长期激素替代治疗者
  • 有家族遗传史者(特别是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

预防与筛查建议

  1. 定期体检:包括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和肿瘤标志物(如CA125)联合监测。
  2. 基因检测:高危人群可进行BRCA基因筛查,必要时预防性切除卵巢。
  3. 关注异常症状:如持续腹胀、盆腔疼痛、食欲下降等,应及时就医。
  4.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可能降低风险。

汪期明医生特别提醒:”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卵巢囊肿或肿物,一定要去医院检查评估,千万不能熬,别以为熬到绝经就没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汪期明医生建议应积极配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联合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尽管复发率高,但规范治疗仍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他说,”对于复发性卵巢癌,目前也有多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选择,患者不应放弃希望。”

结语

朱媛媛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卵巢癌虽然隐匿性强、复发率高,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提高公众认知、加强早期筛查、优化治疗方案,我们有望改变这一”妇癌之王”的预后。每一位女性都应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定期检查,切勿因症状轻微而忽视,因为这可能关乎生命。

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卵巢癌的关键。不要让”沉默的杀手”有机可乘,守护健康,从关注卵巢开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