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LPL冒泡赛胜者组决赛中,IG以1-3不敌TES,彻底暴露了队伍的多重问题。从选手状态到战术决策,这支斥巨资组建的“全神班”正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结合比赛表现与各方分析,IG的溃败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团队协作、教练组决策与选手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Rookie的“冒泡赛魔咒”:老将的挣扎与局限
作为IG的核心中单,Rookie在本轮系列赛的表现堪称灾难。四局比赛中,他对线被TES中单Creme全面压制,总KDA仅为6-12-19,生死局选出中单璐璐的决策更被观众嘲讽为“未战先降”。其问题可归结为三点:
- 对线能力下滑:第三局3分钟内被连续打回家,依赖打野救援才避免崩线,与常规赛“千场传奇”的Carry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 英雄池与版本脱节:瑞兹、加里奥等招牌英雄未能发挥战术价值,璐璐的选择更暴露了其无法适应“中核版本”的困境。
- 心态崩溃的恶性循环:从2019年至今,Rookie在冒泡赛的胜率极低,仅2019年成功晋级。长期关键战失利导致其操作变形,甚至被解说批评“不如普通高分段玩家”。
尽管Rookie需承担主要责任,但将他视为唯一“战犯”并不公平。其状态下滑与团队战术的混乱密切相关——例如第二局加里奥多次大招落地时队友已阵亡,暴露了IG沟通的严重断层。
二、教练组的“抽象BP”:战术体系的全面崩塌
IG教练Daeny的BP策略同样饱受争议:
- 阵容逻辑矛盾:第四局选出女枪+璐璐的组合,既无后期能力,又缺乏反制皇子进场的手段,被观众称为“四不像阵容”。
- 版本理解偏差:当前版本强调中野联动,但IG多次放弃线权英雄,导致资源团屡屡失利。前打野选手Ning更直言:“Daeny根本不懂BP,Wei的公式化打法不如Jiejie灵性。”
- 选手信任危机:生死局为状态低迷的Rookie选择璐璐,而非信任TheShy的Carry能力,反映出教练组对选手定位的误判。
然而,BP的失败也与选手英雄池受限有关。例如Rookie无法拿出小炮、阿卡丽等版本强势英雄,迫使教练选择保守阵容。
三、团队的“连锁崩盘”:从个人到集体的失灵
IG的失利是全员状态低迷的缩影:
- 打野Wei的平庸化:相比Jiejie的激进风格,Wei的“保中战术”未能奏效,且开团失误频出(如赵信ER连招)。
- 下路的优先级缺失:IG多次为下路选择劣势组合,导致JKL在团战中难以发挥。
- TheShy的孤军奋战:尽管挖掘机单局表现亮眼,但团队未能围绕其优势扩大战果。
更致命的是,IG的团队协作近乎瓦解。例如巢虫团战前的掉点、中野联动脱节等问题,均暴露了训练赛成果未能转化为实战能力。
四、未来展望:IG的“最后一搏”与重建隐忧
IG仍有争夺四号种子的机会,但前景黯淡:
- 对手分析:若面对WBG或JDG,IG需解决中野对抗问题。WBG的小虎曾多次在BO5压制Rookie,而JDG的稳健风格更克制IG的“神经刀”打法。
- 调整方向:短期内可让Rookie转型工具人中单(如安妮、加里奥),围绕TheShy构建分带体系;长期则需考虑阵容重组,尤其需引入年轻中单以分担压力。
- 心理建设:Rookie若无法突破“心魔”,可能如粉丝所言“晚节不保”。而TheShy等老将的退役风险,更将导致IG流量与实力双输。
谁之过?
IG的溃败是“全神班”模式弊端的集中体现——高流量选手的叠加未必能转化为成绩,反而放大了团队短板。Rookie的状态、教练组的僵化、团队的协同失灵,三者环环相扣。若无法在生死战中完成“奇迹逆转”,这支IG或许将成为LPL史上最昂贵的“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