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穿过金山区张堰镇百家村的生态林,洒在铺满草坪的宠物游乐区 —— 柯基迈着短腿跳过彩色跨栏,泰迪在木质秋千上摇晃着尾巴,主人紧随其后举着相机记录萌态,远处憨态可掬的巨型柴犬雕塑前,一群人正排队打卡合影。这场热闹的 “宠物友好” 摄影采风活动,不仅是百家村 “宠物友好村” 项目的首次亮相,更揭开了上海乡村 “萌宠经济” 的全新篇章。从设施齐全的萌宠乐园到贴心的宠物服务中心,从即将落地的宠物民宿到丰富的主题活动,百家村正用 “人宠共融” 的理念,让乡村成为城市爱宠人士的 “周末治愈地”。

一场采风活动:解锁乡村 “宠物友好” 新场景
9 月的百家村,空气中弥漫着桂花香与青草的气息,一场专为 “毛孩子” 设计的盛会在此展开。作为 “宠物友好村” 的首场公开活动,摄影采风吸引了近百组家庭参与,现场既有养宠多年的资深铲屎官,也有带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更有不少周边村民好奇围观。
走进生态林深处的萌宠乐园,眼前的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蓝色的塑料滑梯旁,几只小狗正你追我赶;低矮的木质跨栏前,主人耐心引导着宠物跨越;铺满软垫的休息区里,累了的 “毛孩子” 正趴在主人脚边啃咬玩具。“以前带狗狗出门总怕麻烦别人,这里专门给宠物设计了游乐设施,太贴心了!” 家住市区的金女士一边给自家柯基擦口水,一边笑着说。她特意提前半小时抵达,就是为了让狗狗熟悉环境,“你看它现在多开心,跑了半小时都不觉得累”。
除了游乐设施,现场的宠物服务中心更显细致。工作人员戴着手套,为过往宠物免费发放拾粪袋和饮用水;临时搭建的诊疗区里,专业宠物医生正为狗狗检查口腔和毛发,还贴心地为宠主讲解秋季驱虫知识。“我们家猫咪最近总掉毛,刚才医生说可能是季节性换毛,还给了我梳毛的小技巧。” 村民李阿姨抱着自家橘猫,脸上满是收获。活动另一侧的摄影展区,数十幅爱宠主题照片挂满展板,有狗狗在沙滩奔跑的活力瞬间,也有猫咪蜷缩在主人怀里的温馨画面,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分享着自家宠物的趣事,现场氛围格外温馨。
这场活动的成功,让百家村 “宠物友好” 的理念初获认可。活动结束后,不少宠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有人点赞 “设施齐全又干净”,有人期待 “下次能参加宠物运动会”,更有人直接询问 “国庆开放后怎么预约”。正如活动组织者所说:“我们想通过这场活动,让大家看到乡村也能成为人宠共乐的地方,未来还会有更多惊喜。”
从 “生态乡村” 到 “宠物友好村”:百家村的差异化破局
为何选择在乡村打造 “宠物友好” 项目?这背后是百家村对自身资源的精准定位与差异化思考。作为金山区典型的生态乡村,百家村拥有近千亩生态林、多条蜿蜒水系,自然风光优越,但此前与周边乡村相比,缺乏独特的文旅标签,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意愿低,乡村发展陷入 “有颜值无流量” 的困境。
“我们调研发现,上海有超过 200 万养宠家庭,但市区宠物友好场所少,很多宠主想带宠物出游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百家村项目负责人介绍,正是看到这一市场空白,村里决定结合生态优势,打造 “宠物友好村”,走出一条 “以宠为媒” 的乡村振兴路。
在规划过程中,百家村始终围绕 “水秀”“森活”“乡野” 三大主题,避免盲目跟风建设。依托现有生态林,打造萌宠乐园时,特意保留了原生树木,仅在林间空地增设游乐设施,让宠物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利用村内闲置民房改造宠物友好民宿,房间内预留宠物活动区,庭院里设置宠物便池和饮水点,既保留乡村民居的韵味,又满足养宠需求;就连村内的咖啡馆,也专门推出 “宠物友好座位区”,提供无添加的宠物小饼干,让主人喝咖啡时,“毛孩子” 也能享受专属零食。
这种 “不破坏生态、不脱离乡村本质” 的建设思路,让百家村的 “宠物友好” 项目更具吸引力。与市区商业化的宠物乐园相比,这里有大片绿地、新鲜空气,能让宠物自由奔跑;与普通乡村相比,这里有专业的宠物服务设施,能解决宠主的后顾之忧。“之前带狗狗去市区宠物乐园,人挤人还得收费,这里不仅免费,还能让狗狗在树林里跑,太舒服了。” 宠主王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目前,百家村已初步建成萌宠乐园、宠物服务中心、宠物友好咖啡馆等设施,预计今年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宠物友好民宿正在加紧装修,计划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营。未来,村里还将推出宠物鲜食店,用本地食材制作健康的宠物餐,让 “毛孩子” 也能体验 “乡村风味”。
不止 “遛宠”:丰富业态激活 “萌宠经济” 产业链
在百家村的规划蓝图里,“宠物友好” 绝不仅仅是 “提供遛宠场所”,而是要打造一条涵盖 “游玩、服务、消费、活动” 的 “萌宠经济” 产业链,让 “宠物友好” 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即将推出的特色活动,将成为吸引客流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国庆期间,百家村将举办首届 “萌宠嘉年华”,包括萌宠 T 台秀、宠物运动会、人宠摄影大赛等活动。其中,宠物运动会设置了 “障碍跑”“接飞盘”“寻物比赛” 等项目,不仅能让宠物展示技能,还能增进主人与宠物的互动;萌宠 T 台秀则鼓励宠主为宠物搭配特色服饰,展现 “毛孩子” 的时尚风采。“我们还会邀请专业训犬师现场教学,教大家如何训练宠物,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 项目负责人介绍。
长期来看,百家村还计划推出更多主题活动:春季举办 “人宠共乐垂钓节”,让宠主在湖边钓鱼时,宠物能在草坪上玩耍;夏季开展 “宠物寻宝游戏”,在生态林中藏好宠物零食,让狗狗通过嗅觉寻找;秋季组织 “草地音乐会”,允许宠主带着宠物坐在草坪上听歌;冬季则推出 “警犬表演”,邀请专业警犬团队展示技能,普及宠物训练知识。这些多样化的活动,既能持续吸引客流,又能丰富 “宠物友好” 的内涵,让百家村成为四季都有亮点的 “萌宠打卡地”。
与此同时,村里还在探索 “宠物 + 乡村” 的融合消费模式。比如,与周边农户合作,推出 “宠物友好农产品礼盒”,里面既有供人食用的大米、蔬菜,也有供宠物食用的南瓜干、胡萝卜条,让宠主在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能购买到特色产品;开发 “人宠共居” 民宿套餐,包含住宿、餐饮、宠物服务等一站式服务,满足家庭式养宠出游需求。
这些业态的丰富,不仅能提升游客的消费意愿,还能带动村里的就业和经济发展。目前,百家村的宠物服务中心已招聘了 3 名本地村民,经过专业培训后负责日常运营;宠物鲜食店计划与本地农户合作,采购新鲜食材,带动农产品销售。“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村里有了新项目,我也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特别好。” 村民小张是宠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份工作,她满脸自豪。
助力 “宠物友好城市”:乡村为上海添温暖底色
百家村的 “宠物友好村” 项目,不仅是乡村发展的新尝试,也为上海打造 “宠物友好城市” 贡献了乡村力量。近年来,上海正逐步推进 “宠物友好城市” 建设,从允许宠物进入部分公园,到推出宠物友好地铁车厢,再到规范宠物粪便处理,一系列举措让城市对宠物更加包容。而百家村的实践,则为 “宠物友好城市” 增添了 “乡村维度”,让宠主在市区之外,又多了一个 “人宠共乐” 的选择。
这种 “城乡互补” 的宠物友好体系,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宠主的需求。市区的宠物友好场所适合短时间遛宠,乡村的宠物友好项目则适合周末度假,两者结合,能让上海的 “宠物友好” 氛围更加浓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宠物不仅是家庭的一员,也能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让城市更温暖,乡村更有活力。” 百家村村委会主任说。
如今,漫步在百家村的生态林中,既能看到嬉戏的宠物与欢笑的宠主,也能看到劳作的村民与悠闲的游客,一幅 “人、宠、乡村和谐共生” 的画面正在这里展开。未来,随着 “宠物友好” 项目的不断完善,百家村或许会成为上海 “萌宠经济” 的新标杆,为更多乡村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 用独特的理念挖掘自身优势,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对于养宠人来说,百家村的意义不止于 “多了一个遛宠的地方”,更在于这里能让他们感受到 “被理解、被接纳” 的温暖。当 “毛孩子” 能自由奔跑,当主人不用再担心 “打扰别人”,这种人宠共乐的时光,或许就是最治愈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正在百家村的秋阳下,慢慢发酵、传递。